汶川地震追空投的男孩已成空降兵,他的军旅生涯揭秘

8245png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始终牵动着国民的心。每当灾难来临,那些逆行的身影总能给人带来最深的感动。15年前汶川地震中那个追着直升机要空投物资的"帐篷男孩",如今已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空降兵战士,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史诗,更折射出中国应急救援体系的完善与进步。

从灾区儿童到铁血战士的蜕变

2008年汶川地震中,11岁的张帅在镜头前追赶直升机的一幕感动了无数人。这个渴望救援物资的男孩,在灾难中见证了军人舍生忘死的救援行动。十年后,他毅然选择参军入伍,经过严格选拔成为空降兵某部战士。从需要被救援的对象,到能够保护他人的战士,这个转变过程充满了汗水与坚持。张帅在新兵训练期间表现突出,多次获得"训练标兵"称号。

空降兵部队的严苛训练日常

空降兵作为解放军中的精锐力量,训练强度远超普通部队。张帅所在部队每天要进行10小时以上的高强度训练,包括跳伞、格斗、野外生存等30多个科目。最艰苦的是高空跳伞训练,需要克服心理恐惧,在千米高空准确完成开伞、操纵、着陆等一系列动作。张帅回忆说,第一次跳伞时双腿发抖,但现在已经成为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合格空降兵。

参与重大救援任务的实战经历

2020年河南特大暴雨灾害中,张帅所在部队奉命执行救援任务。他和战友们冒着暴雨连续工作72小时,转移被困群众300余人。这次实战让他深刻体会到当年汶川地震时那些救援军人的艰辛。"现在轮到我们来守护人民群众了",张帅在执行任务间隙的这句话,被战友们广泛转发。近年来,他已参与7次重大抢险救援行动,荣获三等功一次。

新时代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空降兵部队的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显著提升。张帅所在部队列装了新型降落伞、数字化单兵系统等先进装备。但在他看来,军人的价值不仅在于装备,更在于"随时准备为祖国和人民牺牲一切"的信念。这种精神传承,正是中国军人能够赢得人民信赖的根本原因。

从个人成长看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发展

张帅的成长轨迹,恰如中国应急救援体系发展的缩影。15年间,我国建立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队为突击力量、专业队伍为支撑、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体系。空降兵部队作为其中的尖刀力量,在多次重大灾害救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支英雄部队正在培养更多像张帅这样的优秀战士,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