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遗失会被他人冒名结婚吗?民政部门回应
近年来,随着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频发,身份证遗失引发的连锁反应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不少网友担忧:如果身份证被不法分子捡到,是否会被冒名办理结婚登记?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因身份证丢失导致"被结婚"的案例,给当事人造成巨大困扰。那么,民政部门对此有何回应?身份证遗失真的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吗?
身份证遗失后的潜在风险
身份证作为公民最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一旦遗失确实可能带来诸多隐患。除了常见的被冒用办理手机卡、银行卡等情况外,最令人担忧的就是被用于婚姻登记。由于目前全国婚姻登记系统尚未完全实现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核验,仅凭身份证原件理论上确实存在被冒名登记的可能。特别是在一些审核不严格的地区,这种风险更为突出。
民政部门的权威回应
针对公众关切,民政部门明确表示,现行的婚姻登记程序已设置多重防护措施。根据《婚姻登记条例》,办理结婚登记必须双方亲自到场,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登记机关会通过人证比对、签字确认等方式核实身份。即使身份证遗失,仅凭证件很难完成整个登记流程。同时,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已实现联网,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冒名登记的法律后果
如果确实发生冒名结婚的情况,受害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根据民法典规定,受胁迫或欺诈的婚姻属于可撤销婚姻。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婚姻登记。同时,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行为涉嫌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将面临刑事责任。民政部门也表示会积极配合调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防范身份证被冒用
为防范身份证遗失带来的风险,专家建议:首先,丢失后应立即到公安机关挂失并补办;其次,可以登报声明作废,留存证据;再次,定期查询个人婚姻登记等信息,及时发现异常。目前,部分省市已开通"一证通查"服务,公民可通过政务平台查询本人名下的婚姻登记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婚姻登记系统的未来升级
为从根本上杜绝冒名登记问题,民政部门正在加快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未来将全面推广人脸识别、指纹比对等生物特征核验技术,实现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智能核验。同时,探索建立婚姻登记信用体系,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联合惩戒,从源头上保障婚姻登记的真实性和严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