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进行曲》周年,音乐情景剧《励国之歌》复旦首演

3368png

5月25日晚,复旦大学相辉堂,一部重现《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始末的音乐情景剧《励国之歌》在此首演。演出最后,熟悉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自发与台上演员一同高声合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90年前,1935年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在金城大戏院(现名黄浦剧场)盛大首映,其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也在当日首次唱响。这首歌激发起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今年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也是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而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地就在复旦大学所在的上海杨浦。

音乐情景剧《励国之歌》由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副教授石俊执导,上戏、上音、立达等多所艺术高校的四十多名师生经过两个多月的创排完成。演出以田汉和聂耳的日记与书信为重要线索,围绕《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与旋律的创作背景徐徐展开。

舞台上,演员们演绎出一段真实的历史。剧中很多台词和情节都源自历史真实资料。词作者田汉在艰难境遇下,愤于民族的危难,挥笔写下振奋人心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曲作者聂耳则怀揣满腔热血,奔波四方,为曲谱注入灵魂。

该剧导演石俊多年前就创作过歌剧《国之当歌》,对于国歌的历史和故事十分熟悉。他介绍说,这部剧除了展现广为人知的词曲作者田汉和聂耳的故事,也还原了90年前为了这首歌的诞生,许许多多文化人做出的努力。包括电影《风云儿女》主创人员许幸之、王人美、袁牧之等,他们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以文学、诗歌、音乐、电影等艺术表达为武器,唤起民众斗志的动人故事。

剧中主人公袁牧之、王人美及司徒慧敏等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袁牧之日后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电影局局长,司徒慧敏则在成为了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而《风云儿女》是摄影吴印咸的电影处女作,他后来成为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和副院长。观众透过舞台上泛黄的历史影像与沉浸式的舞台演绎,在现场音乐演奏中,穿越时空,和这些文化名人共同回望重溯了这段国歌诞生的热血历程。

《励国之歌》在复旦大学的这场演出由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上海市杨浦区红色文化发展中心(国歌展示馆)承办,田汉基金会协办。据悉,这部音乐情景剧之后还将在相关红色场馆、社区和大学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