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一口价黄金饰品:低价背后暗藏哪些套路?

2358png

近年来,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走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黄金饰品。然而,一些商家推出的"一口价黄金"却引发了广泛争议。不少消费者反映,看似优惠的"一口价"背后,往往暗藏各种套路,让人防不胜防。记者近日暗访多家黄金饰品店,揭开了"一口价黄金"背后的猫腻。

低价诱惑背后的克重陷阱

走进黄金饰品店,"一口价黄金"的招牌格外醒目。销售人员热情推销:"这款项链原价5000元,现在只要3000元,超划算!"然而,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这些"一口价"黄金往往不标注克重。记者实测发现,一款标价3000元的"一口价"黄金项链,实际重量仅有2克,折算下来每克单价高达1500元,远超当日金价。

工艺费变身"隐形收费"

"我们的工艺是独家专利,所以价格会高一些。"这是销售人员常用的说辞。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将普通工艺包装成"特殊工艺",借此抬高价格。更隐蔽的是,这些工艺费往往不单独列出,而是直接包含在"一口价"中。消费者王女士告诉记者:"买的时候说好是实价,回家才发现多付了近千元的工艺费。"

换购规则暗藏玄机

不少商家打出"终身免费换新"的旗号吸引顾客。但记者发现,这些换购政策往往设有诸多限制。比如,只能换购更高价位的商品,或者必须补足差价。更令人意外的是,部分商家规定"一口价"商品只能按原购买价折算,不能按实际黄金重量计算,这让消费者在换购时损失惨重。

质量保证玩文字游戏

"假一赔十"的承诺看似可靠,实则暗藏猫腻。记者发现,部分商家将"一口价"黄金定义为"特殊工艺金饰",在质保单上刻意模糊黄金含量。当消费者质疑纯度时,商家就以"工艺金"为由推脱。业内人士透露,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打擦边球,规避质量责任。

营销话术制造紧迫感

"最后三天特价""限量发售"...这些熟悉的促销话术在黄金销售中同样常见。记者观察到,销售人员会刻意营造抢购氛围,催促消费者尽快下单。而所谓的"限时优惠"往往持续数月,所谓的"限量款"也源源不断。这种营销手段让消费者在冲动之下做出购买决定,事后才发现并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