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樱桃被顺走监控曝光 嫌疑人特征明显

2560png

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推进,不少道路两旁都栽种了观赏性果树,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这些本应美化环境的公共资源却频频遭遇"黑手"。从公园花卉到行道果实,公共绿植被盗事件屡见不鲜,不仅破坏了城市景观,更折射出部分市民公德意识的缺失。近日,某地路边樱桃被顺走的监控视频在网络曝光,嫌疑人特征明显,再次引发公众对城市文明与法治的热议。

监控视频清晰记录采摘全过程

据曝光的监控画面显示,事发时间为傍晚时分,一名中年女子手持塑料袋,在路边樱桃树下停留。她先是左右张望,确认周围无人后,便开始大力摇晃树枝,随后快速捡拾落地的樱桃。整个采摘过程持续近十分钟,期间有路人经过,该女子便暂停动作,待路人走远后继续采摘。视频中嫌疑人身着红色上衣、黑色长裤,背着印有某超市logo的购物袋,面部特征较为清晰。市政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樱桃树属于景观树种,果实未经农药检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公共绿化果实到底能不能摘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城市绿化条例》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采摘公共绿地的花果。这些果实属于公共财产,其所有权归全体市民共同所有。现实中却存在认知误区:不少人认为"长在路边谁都能摘",甚至觉得"不摘也是烂掉浪费"。事实上,景观果树的首要功能是美化环境,过量采摘会导致树木受损,影响来年开花结果。更严重的是,喷洒在景观植物上的防治药剂可能残留于果实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此前就发生过儿童误食路边喷洒农药的果实中毒事件。

文明城市建设需要法治与德治并举

这起事件暴露出城市管理中的典型问题。一方面,部分市民公共意识淡薄,将公共资源视为"无主之物";另一方面,违规成本过低也助长了此类行为。城市管理者应当采取更多元化的措施:在重点区域增设警示标识,通过"天眼"系统加强监控;同时可以借鉴某些城市的做法,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或定期举办"公益采摘日"活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有序采摘,既满足市民需求又保护绿化成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持续宣传教育,让"爱护公物"成为市民的基本行为准则。

从公园鲜花到行道果实,每一株公共绿植都是城市文明的试金石。当监控镜头记录下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照见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文明标尺。只有法治约束与道德自觉双管齐下,才能让城市绿化真正成为人人呵护的靓丽风景,而非随意攫取的"免费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