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带大行李箱来华扫货引关注 外交部回应彰显经济活力

396png

近期,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国际旅游市场逐渐复苏,一个有趣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带着空荡荡的大行李箱来华"扫货",从电子产品到茶叶丝绸,从老字号点心到新国潮服饰,这些"购物狂"们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消费市场投下信任票。这一现象不仅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更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消费市场的独特魅力。

海外购物达人为何钟情中国制造

在各大国际机场的行李托运处,经常能看到外国游客托运装满中国商品的超大行李箱。一位来自德国的游客坦言,同样品牌的商品,在中国的售价往往比欧洲便宜30%以上,而且款式更新、品类更全。中国完善的产业链和高效的物流体系,使得"中国制造"兼具性价比和质量优势,成为精明的国际消费者的首选。

跨境电商兴起改变全球购物版图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让更多外国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优质的中国商品。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这种"线上体验+线下提货"的新型购物模式,正在重塑全球消费习惯,也为外国游客来华"人肉代购"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比较空间。

老字号与新国潮的双重吸引力

在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商业街区,经常能看到外国游客排队购买老字号商品的情景。从同仁堂的保健品到张小泉的剪刀,这些承载着中国文化的老字号产品正以全新面貌走向世界。与此同时,李宁、花西子等新国潮品牌也凭借创新设计和过硬品质,成为外国消费者的"必买清单"。

外交部回应彰显开放自信

针对这一现象,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这充分说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各国人民提供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这一表态不仅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也向世界传递了共享发展机遇的积极信号。

消费升级背后的供应链革命

外国游客来华扫货现象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和供应链体系的全面升级。从"世界工厂"到"全球超市",中国正在完成从代工生产到品牌输出的华丽转身。完善的产业配套、高效的物流体系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共同构成了吸引全球消费者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消费市场的持续升级,"带空箱来中国扫货"或将成为国际旅游的新常态。这一现象不仅是中国经济韧性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活力和潜力正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