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超家银行高管“变阵”,“后”已成主流,“后”加速补位
来源:金融时报
商业银行管理层迎来密集调整。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等多家银行迎来高管变动,涉及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农商行等。同时,银行业高管选拔任用机制正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的内部提拔和跨行流动,通过市场化渠道公开选聘高管已成为中小银行注入“新鲜血液”的重要手段。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超20家商业银行迎来副行长及以上高管履新。
国有大行层面,今年以来,已有邮储银行董事长郑国雨,农业银行副行长王文进、孟范君,中国银行副行长武剑,建设银行副行长韩静,副行长杨涛等任职资格先后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核准。此外,近日,农业银行公告表示聘任王大军为该行副行长,任职资格尚待核准;中国银行也宣布了来自建设银行的干部杨军跨行出任中国银行党委委员的相关任命(尚未披露核准情况)。
股份制银行方面,不久前,恒丰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新任行长白雨石的任职资格已获金融监管总局核准。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也已先后完成高管履新。其中,华夏银行迎来了新任董事长杨书剑。6月份,平安银行副行长方蔚豪任职资格已获得监管核准。5月份,兴业银行副行长杨柳任职资格获批。此前,4月份,芦苇正式就任中信银行行长,该行新任副行长谷凌云也已于3月正式就任。且高管纳新还在持续中,行长陈海强的任职资格正等待金融监管总局核准。5月8日,中信银行也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同意聘任金喜年为副行长。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高管层展现出“年轻化趋势”。上述高管中,“70后”已成绝大多数。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方面,管理层年轻化趋势则更为显著。6月4日,新疆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核准王辉(1972年)乌鲁木齐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6月3日,大连金融监管局核准曾涛(1972年)大连银行董事长任职资格,今年5月获批就任行长的刘敏则出生于1979年,是一名准“80后”。“80后”人才也正崭露头角、加速补位。6月9日,宣布“80后”李虹檠将出任副行长,其任职将自监管部门核准之日起生效。5月初,董事会审议通过聘任1981年出生的杨大威为副行长的议案,其任职资格有待监管核准。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高管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一方面是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战略转型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政策鼓励银行加快管理层迭代。同时,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近两年,银行业高管变动频率提升,很大程度上表明银行业人才交流密度在增大,这与银行数字化转型和内部经营变革提速有关。
与此同时,银行高管任用机制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传统的内部晋升与跨机构流动外,市场化选聘已成为众多中小银行引入优质人才的重要渠道。例如,年内已有本溪银行、大连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纷纷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高管。
“中小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招聘高管,有助于丰富高管人员的来源,优化高管人员的构成,选聘高素质专业人才提升银行经营管理成效,推进高质量发展。”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尤其是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小银行急需引入具有丰富经验和创新思维的高管人才来推动业务创新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升级。广纳贤才优化管理层结构,可以帮助银行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内部晋升与跨行交流为代表的人才选拔机制则有助于促进管理经验与创新思维互通,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此外,、郑州银行、、、等中小银行年内亦发生行长、副行长或董事长变动,显示中小银行正通过人事调整寻求新的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