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7月4日消息,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有望实现小幅同比增长。
其中,华为预计将同比增长12%,成为该季度中国市场的销量冠军。而苹果凭借iPhone 16 Pro和Pro Max机型,预计将实现同比增长8%——这将是苹果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仅有一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其余季度跌幅最高达13%。今年第一季度,苹果更是成为唯一一家出货量下滑的主要手机厂商。
IDC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7160万部,同比增3.3%,高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1.5%的增速。前五品牌中,小米出货量1330万台,同比增长39.9%,出货量和增速均排名第一。第二至四位分别是华为、OPPO和vivo,这三个品牌的出货量也呈正增长。苹果位列第五,出货量980万台,同比下滑9%。
iPhone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二季度:4月iPhone销量止跌回升,5月苹果主动调整产品价格,一周后恰逢中国618电商购物节大促,折扣力度叠加政策补贴,直接刺激了消费需求。
Counterpoint Research副主管Ethan Qi表示,“苹果在5月份对iPhone价格的调整恰逢其时,比618购物节提前了一周。”Qi补充道,苹果公司在销售期间占据了榜首位置,其三款iPhone产品成功跻身畅销产品榜单的前半部分。而实际的618促销期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大部分增长发生在5月份。
此次iPhone销量增长,除得益于5月以来一系列促销活动外,iPhone 16系列,尤其是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机型的强劲表现也成为重要因素。
苹果在今年年初还发布了iPhone 16e,这款低成本机型帮助苹果在中国竞争激烈的中端市场吸引了更多注重预算的买家,提升了整体销量。
不过,分析师也指出,尽管iPhone在中国市场出现增长,但未来仍面临挑战。
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增长温和,消费者对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高端商品的支出更加谨慎。在这种环境下,补贴和促销已成为维持销售的重要手段。如果计划中的补贴削减措施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2025年下半年的增长可能会放缓。
同时,苹果在中国面临着激烈竞争,小米、OPPO和vivo等品牌以更具优势的定价和各种新功能瞄准价格敏感型客户。苹果亟需在9月拿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来争夺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