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机构打新“白名单”来了
【导读】中证协公示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拟定名单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机构打新“白名单”来了!
7月1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公布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拟定名单。
具体而言,此次共有21家机构拟入选“白名单”,分别是:博时基金、大成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国泰基金、华安基金、华泰资产管理、汇添富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南方基金、平安资管、睿远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泰康资产、银华基金、招商基金、、国寿养老、中欧基金、。
中证协称,为促进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规范参与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提升网下投资者价值发现能力,引导专业机构投资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协会组织开展了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分类管理工作,评价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中证协同时强调,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是协会对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过往参与首发证券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情况进行分类管理的声誉管理机制,并非对金融机构的综合业务评价,也不代表协会对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未来经营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的综合判断。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不得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今年1月,中证协制定发布《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指引》)。其中显示,申请进入“白名单”的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需具有良好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良好的股票投资管理能力、独立的股票研究能力、良好的信用记录。
同时,申请机构上一年度管理的中国境内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账户连续四个季度平均总资产以及自营投资账户股票总市值应达到300亿元以上,具有两年以上主动股票研究、投资经验的中国境内研究人员、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数量合计达到30人以上。
进入“白名单”,将有哪些好处?《管理指引》中提到,协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白名单”网下投资者采取下列激励措施:
第一,开通网下投资者注册绿色通道、减免信息报送要求;
第二,在入会、登记、备案、注册、业务创新安排等工作中,提供优先办理、简化程序或者材料等服务;
第三,选任专业委员会委员时优先考虑“白名单”机构的工作人员;
第四,将“白名单”分类管理所列证券公司记入执业声誉信息库;
第五,协会认为有必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白名单”分类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中证协通过组建专家委员会,按照网下投资者自评、复核、信息公示、结果公告等程序每年定期开展。“白名单”分类管理情况供相关监管部门、自律组织等在分类监管、自律管理等工作中参考使用。
同时,《管理指引》还明确了开通网下投资者注册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从声誉约束起步,逐步发挥“白名单”在引导网下投资者规范报价、延长持股期限方面的作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前中证协建立网下投资者精选名单评价机制,并于2022年公布首份“精选名单”。相比之下,“精选名单”侧重自律管理,而“白名单”更强调示范效应,能够有效推动头部机构引领行业报价理性化。
另外,近期中证协向业内券商下发《关于加强自律管理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中证协将加强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推动形成合理的询价报价定价生态。综合考虑专业定价能力、持股期限等因素,研究建立网下投资者评价筛选机制,发挥分类名单、“白名单”等管理机制作用,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在新股定价中的作用。
同时,中证协将推进网下投资者投资监测智慧平台建设,加强网下投资者报价、申购行为监测,提升网下投资者报价的合理审慎性,促进形成规范有序的一级市场价格发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