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伟公开回应艺人收入锐减现象 行业寒冬下明星如何自救?
近年来,随着影视行业寒冬持续蔓延,明星艺人收入锐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二三线艺人收入甚至暴跌90%,连一线明星也难逃"降薪潮"。曾志伟近日公开回应这一现象,坦言"现在行业确实很艰难",引发全网对艺人职业危机的大讨论。疫情冲击、限薪令加码、流量经济退潮等多重因素叠加,让曾经光鲜亮丽的演艺圈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
直播带货成明星转型新赛道
面对传统演艺收入的断崖式下跌,越来越多明星将目光投向直播电商领域。从刘涛化身"刘一刀"创下4小时1.48亿纪录,到张晨光因带货被骂哭仍坚持转型,直播间正在成为明星的"第二片场"。不同于影视剧的漫长制作周期,直播带货具有即时变现的优势,且能直接触达粉丝消费群体。但专业人士指出,明星带货需要突破"刷脸效应",真正掌握产品知识和销售技巧,否则极易遭遇"潘长江式"的翻车事故。
短视频平台重塑艺人价值生态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为艺人开辟了全新的生存空间。通过日常vlog、才艺展示、剧情短剧等内容输出,明星可以持续维持曝光度并积累私域流量。比如"过气歌手"汪苏泷凭借综艺感在B站翻红,老戏骨张双利通过时尚穿搭变身"潮叔网红"。这种轻量化内容生产模式,不仅降低制作成本,更能通过广告分成、品牌合作实现多元变现。但要注意的是,过度商业化可能消耗艺人神秘感,如何在内容质量和商业价值间取得平衡成为新课题。
跨界创业开辟职业第二曲线
当主业收入难以保障时,不少明星开始布局副业版图。任泉、李冰冰等早些年就成立StarVC转型投资人,黄晓明的"明嘉资本"投资了数十个项目。更多艺人选择开设餐饮店、潮牌服饰、美妆品牌等实体产业,如陈赫的贤合庄火锅、郑恺的DUEPLAY。这种转型需要艺人将个人IP转化为商业价值,但实体经营涉及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等复杂问题,薛之谦"上上谦"火锅的卫生问题就曾引发争议,可见专业团队运营至关重要。
在这个行业洗牌的特殊时期,明星们正在经历从"被选择"到"主动出击"的生存方式转变。无论是拥抱新渠道还是开拓新领域,核心都在于打破对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建立可持续的个人商业模式。正如某资深经纪人所说:"寒冬终会过去,但市场永远不会回到那个躺着赚钱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