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恩团队被路人怼,事件后续发展引关注
在流量为王的短视频时代,素人街头采访与明星团队偶遇的戏剧性冲突屡屡成为爆点。近日,一段"余承恩团队被路人硬核质问"的现场视频在各大平台疯传,不仅#明星团队该不该占用公共资源#话题冲上热搜,更引发了关于艺人特权与公众空间的持久论战。当饭圈文化遭遇路人真实反应,这场看似偶然的碰撞背后,折射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愈发尖锐的群体矛盾。
饭圈清场行为触发公众神经
事件起源于某商场公共区域,余承恩团队为拍摄物料拉起警戒线清场,一位戴眼镜的大学生突然高声质疑:"凭什么明星来了老百姓就得让路?"现场视频显示,安保人员试图阻拦时,该路人连续抛出"公共区域谁赋予你们特权"、"明星比急诊医生更重要吗"等灵魂拷问。这段2分17秒的原始视频在抖音获得320万点赞,B站二创版本更是衍生出"学术派怼人"的鬼畜风潮。
团队回应声明遭遇舆论反噬
事发6小时后,余承恩工作室发布加盖公章的声明,强调"已提前报备场地使用"并指责"个别人员恶意炒作"。但网友扒出商场当日并未公示限流通知,更有法律博主指出:《公共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临时占用需提前72小时公示。声明中"保护艺人安全"的表述引发更大争议,中国青年报评论员犀利发问:"明星安全权是否高于公众通行权?"舆情监测显示,该声明导致负面舆情上涨47%。
饭圈与路人的认知鸿沟显现
事件发酵过程中出现鲜明阵营分化。粉丝群体强调"私生饭猖獗必须加强防护",晒出过往艺人被推挤的惊险动图;而普通网友则晒出医院、地铁等场景的明星清场对比图,某获赞18万的评论写道:"他们拍戏封路三小时,我上班迟到扣200。"值得玩味的是,双方都使用"权利被侵犯"的话术框架,却对"何种权利优先"存在根本性认知差异。
品牌方紧急切割引发连锁反应
舆情爆发48小时内,与余承恩有合作的某酸奶品牌悄悄撤下微博开屏广告,其天猫旗舰店客服回应询问时表示"合约已于上月到期"。更严峻的是,网传某S级综艺考虑替换常驻嘉宾,娱乐营销号透露"平台评估风险等级升至橙色"。这场始于街头的冲突,正在演变为影响艺人商业价值的行业事件,某4A公司总监向媒体坦言:"现在品牌选择代言人,舆情抗压能力已成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