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信用危机加剧?美债抛售潮或成导火索

5889png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暗流涌动,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后遗症正在显现。从硅谷银行闪电破产到瑞士信贷暴雷,国际资本市场的神经持续紧绷。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美债市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抛售潮,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的心理关口,创下2007年以来新高。这场始于华尔街的风暴,是否预示着更大的美元信用危机正在酝酿?

美债市场异动引发全球警觉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债券市场,美国国债向来被视为"无风险资产"的代名词。但近期数据显示,外国官方持有者已连续减持美债长达15个月,中国持仓更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这种持续性的"去美元化"操作,正在动摇美元体系的根基。市场分析师注意到,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与CPI数据的背离愈发明显,这或许暗示着投资者对美元购买力的深层忧虑。

美联储政策陷入两难困境

面对40年未遇的高通胀,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堪称史上最激进。但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正在反噬美国经济:政府利息支出占GDP比例突破1996年纪录,企业债违约率攀升至疫情后新高。更棘手的是,在美债流动性持续恶化的背景下,美联储既需要维持高利率对抗通胀,又要防止国债市场崩盘,政策操作空间正被急剧压缩。这种"既要又要"的困境,让美元信用面临严峻考验。

去美元化浪潮加速蔓延

从金砖国家推出新结算系统,到中东产油国接受非美元交易,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呈现加速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跌至58%,较2000年下降12个百分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连传统盟友日本都在持续抛售美债,这种"集体行动"正在形成强大的市场预期,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美元资产抛售潮。

衍生品市场暗藏系统性风险

表面平静的衍生品市场实则暗流汹涌。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利率衍生品名义本金规模已达80万亿美元,其中大量产品与美债收益率挂钩。当美债市场波动率突破历史均值两倍标准差时,这些衍生品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更令人担忧的是,主要交易商的对冲能力正在下降,摩根大通等机构的国债库存较疫情前减少40%,市场缓冲垫明显变薄。

实体经济面临"债务-通缩"螺旋

美债收益率飙升正在通过多种渠道冲击实体经济。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突破8%,创下23年纪录;垃圾债与国债利差扩大至500个基点,企业再融资成本剧增。历史经验表明,当无风险收益率持续高于GDP增速时,极易形成"债务-通缩"的恶性循环。目前美国企业债中BBB级占比达50%,这些"堕落天使"可能成为下一轮危机的引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