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解释谨慎赴美提醒背后原因 美社会治安恶化成焦点
近年来,随着国际旅行逐渐复苏,海外安全问题却频频引发关注。不少中国游客和留学生发现,曾经被视为"梦想国度"的美国,社会治安状况正急剧恶化。从地铁随机袭击到校园枪击案,从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到街头毒品泛滥,这些触目惊心的新闻不断冲击着国人的心理防线。在此背景下,外交部发布谨慎赴美提醒引发广泛共鸣,背后折射出的美国社会深层次问题更值得深思。
枪击暴力阴影笼罩日常生活
美国枪支暴力已成为难以治愈的社会顽疾。2023年全美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超600起,平均每天至少发生一起。更令人担忧的是,校园不再是安全港湾,今年已发生数十起校园枪击案。在芝加哥、费城等城市,帮派交火流弹误伤路人事件频发,甚至有游客在酒店房间遭遇流弹袭击。这种无处不在的暴力威胁,让赴美人员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
针对亚裔仇恨犯罪持续高发
新冠疫情后美国社会撕裂加剧,亚裔群体成为仇恨犯罪的主要目标。纽约警方数据显示,2023年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同比激增76%,从当街辱骂到暴力袭击层出不穷。在旧金山唐人街,连白发老人都会无故遭推搡殴打;在纽约地铁,亚裔女性被恶意推下站台的视频引发公愤。这种系统性歧视让许多中国公民感到"走在街头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城市治理失效致治安恶化
美国多座大城市正陷入"无政府状态"恶性循环。旧金山商店因零元购成风纷纷加装防弹玻璃;波特兰街头毒品注射器随处可见;洛杉矶贫民窟帐篷蔓延数个街区。更荒诞的是,加州通过法案规定抢劫950美元以下不算犯罪,直接导致砸车盗窃猖獗。这种纵容犯罪的司法政策,加上警力不足、保释金制度改革等因素,使得普通居民基本安全都难以保障。
公共安全系统存在致命缺陷
美国应急响应体系在重大事件中屡屡失效。得州小学枪击案中,警察在门外等待78分钟才行动;夏威夷山火警报系统全程静默;纽约地铁袭击案凶手因"精神问题"被轻判。更讽刺的是,911报警电话平均等待时间超过8分钟,有华人遭遇抢劫后,警察次日才姗姗来迟做笔录。这种系统性的安全漏洞,让外国人在美面临风险时几乎处于"无援状态"。
当自由女神像的阴影里游荡着暴力与不安,外交部提醒背后是对公民安危的深切考量。每个计划赴美的中国人都需要清醒认识到,享受自由的前提是生命得到起码保障。在可见的未来,美国社会能否走出治安泥潭,仍然是个巨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