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男子花万买房 儿媳离婚竟分走万

6055png

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房产纠纷案件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法院受理的离婚房产分割案件同比上涨35%,其中涉及高净值家庭的财产纠纷尤为突出。在这个"一套房掏空六个钱包"的时代,房产不仅承载着居住功能,更成为家庭财富的重要象征。然而,当婚姻关系破裂时,房产分割往往成为最棘手的问题,甚至出现"一套房毁掉两个家庭"的悲剧。

天价房产分割引发社会热议

近日,一则"男子花2400万买房,儿媳离婚竟分走1500万"的新闻引爆网络。据了解,这位北京的王先生为儿子结婚购置了一套价值2400万元的豪宅,登记在儿子名下。然而婚后仅两年,小两口便因感情不和离婚,法院最终判决儿媳分得房产的62.5%,价值约1500万元。这一判决结果让王先生难以接受:"这是我们老两口一辈子的积蓄啊!"该案例折射出当下婚房购置与产权登记中存在的法律盲区,引发广泛讨论。

婚房产权登记暗藏法律风险

法律专家指出,此案的关键在于房产登记方式。根据《民法典》规定,婚前一方父母全款购房并登记在子女名下的,视为对子女个人的赠与,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但若婚后有共同还贷或装修等行为,就可能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在本案中,虽然购房款来自男方父母,但由于登记在儿子一人名下,且婚后共同居住使用,法院倾向于认定其为夫妻共同财产。这提醒人们,大额资产处置时务必谨慎,最好通过书面协议明确财产归属。

高净值家庭如何防范财产风险

针对此类情况,婚姻家事律师建议采取多重防范措施:首先,可以考虑在购房时直接登记为父母与子女共有;其次,可以签订婚前财产协议,明确房产归属;再次,大额赠与最好通过书面形式明确赠与对象。对于已经发生的类似纠纷,专家建议及时收集购房款来源证明、银行流水等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婚姻中弱势方的保护,这也使得财产分割的天平可能发生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