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新举措!即日起结婚离婚登记无需提交户口簿,附办理指南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民政服务领域频频传出便民利民好消息。然而,结婚离婚登记必须提交户口簿这一传统要求,却让不少群众遭遇"证明难"的尴尬。特别是对于集体户口、户口迁移中或与家人关系紧张的人群来说,获取户口簿往往成为婚姻登记路上的"拦路虎"。这一痛点长期困扰着办事群众,也与社会发展现状不相适应。
就在7月伊始,民政部再出便民新举措:即日起全国范围内办理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将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户口簿!这一政策调整立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被网友称赞为"真正为民解忧的暖心政策"。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项新规的具体内容和办理指南。
户口簿不再是婚姻登记必备材料
根据最新规定,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或离婚登记时,只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即可,不再需要提交户口簿原件或复印件。这一改变彻底解决了因户口簿问题导致的登记难题,特别是为以下几类人群带来极大便利:集体户口人员只需持身份证和加盖公章的集体户口首页复印件;户口簿被家人扣留的当事人可直接凭身份证办理;正在进行户口迁移的群众也无需等待迁移完成。
电子证照与线下办理双轨并行
新政策实施后,各地婚姻登记机关将全面启用电子证照核验系统。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可直接在线核查当事人的户籍信息。同时保留线下办理渠道,确保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等群体也能顺利办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取消户口簿要求,但当事人仍需确保身份证信息与户籍信息一致,如发现不一致应及时到公安机关更新。
全国统一执行 办理流程更简便
此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不再存在地区差异。办理结婚登记的基本流程简化为:双方持身份证共同到一方户籍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填写《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登记机关审查→颁发结婚证。离婚登记同样简化,协议离婚的只需携带身份证、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诉讼离婚的凭法院生效文书即可办理。各地婚姻登记机关均已更新办事指南,建议提前通过电话或网络预约,减少现场等待时间。
这项便民新政的出台,既是政府部门深化"减证便民"改革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解决了群众办事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随着政策落地,预计将惠及每年近千万办理婚姻登记的群众,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