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宣布竞选韩国总统,政策纲领强调住房与就业改革
近年来,韩国社会面临严峻的经济挑战,房价飙升、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民众最关注的痛点。据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2023年首尔公寓平均价格突破1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0万元),而20-29岁青年失业率长期维持在7%以上。在这种背景下,韩国政坛迎来新一轮洗牌,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正式宣布参加第20届总统选举,其提出的"住房革命"和"就业革新"政策纲领迅速引发全民热议。
李在明的"住房革命"能否破解韩国居住困境
作为竞选核心政策,李在明提出将新增供应250万套公共住宅,其中首尔圈就占100万套。这些住宅将以成本价的50%-70%出售,并引入"价格联动机制"防止投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主张改革现行的全租房制度,计划设立10万亿韩元的保证金支援基金。这一系列举措直指韩国年轻人"买房难"的顽疾,但专家指出要实现目标需要克服土地供应、财政支出等多重障碍。国土交通部数据显示,目前韩国公共住宅占比仅5.7%,远低于欧洲国家30%的平均水平。
就业改革方案瞄准青年"雇佣冰河期"
在就业领域,李在明承诺创造100万个优质工作岗位,重点布局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其政策白皮书显示,将把最低时薪逐步提升至1.5万韩元(约81元人民币),同时推行"每周4.5天工作制"试点。针对韩国特有的"大企业垄断就业"现象,方案提出中小企业雇佣补贴翻倍等激励措施。这些主张获得20-30岁选民的高度关注,但工商界担忧劳动成本上升可能削弱企业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方案特别强调要打破"学历歧视",这与当前韩国社会热议的"勺子阶级论"形成呼应。
政策可行性面临多方博弈
分析人士指出,李在明的改革蓝图虽然切中社会痛点,但实施过程将面临严峻挑战。在国会"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下,需要争取在野党的支持配合。财政方面,仅住房政策就需要约300万亿韩元投入,相当于韩国年度预算的60%。此外,政策可能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弹,特别是涉及房地产税制改革和财阀监管的部分。选举专家认为,如何平衡改革力度与现实约束,将成为决定其竞选成败的关键因素。
随着选战正式打响,李在明的政策主张正在引发广泛讨论。韩国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住房和就业问题以78%的关注度高居选民最关心议题榜首。这场围绕民生难题的政策博弈,或将重新定义韩国未来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