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深夜全线飘红:政策利好频出,市场信心正在快速修复

8083png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A股市场却逆势走出一波独立行情。深夜交易时段,中概股集体飙升,人民币汇率强势反弹,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持续走高——这一系列"红色信号"让投资者们看到了久违的曙光。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资产为何能独善其身?这背后是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发力,更是市场对中国经济韧性的重新审视。

政策暖风频吹激活市场一池春水

从央行超预期降准到证监会优化IPO节奏,从房地产"认房不认贷"到民营经济31条落地,近期政策工具箱密集开启。特别是8月28日印花税减半征收的"王炸级"利好,直接点燃市场做多热情。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后两周内,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较前月增长近3倍,政策传导效应正在显现。

外资机构调仓释放强烈看多信号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贝莱德基金连续三个月加仓中国资产。更值得注意的是,跟踪中国资产的ETF产品在欧美市场持续获得净申购,其中KraneShares中国互联网ETF单周资金流入创年内新高。这些"聪明钱"的动向,往往预示着中长期趋势的转变。

经济数据回暖验证复苏成色

8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7%,连续三个月环比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较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更微观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增长11%,半导体设备进口金额同比大增34%。这些高频数据就像经济体温计,正在测量出实体经济真实的回暖程度。

估值洼地效应吸引长期资金布局

当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为11.8倍,低于近十年平均值14.3倍;恒生指数市净率更是跌至0.89倍的历史低位。这种"打折促销"般的估值水平,使得中国资产成为全球少见的价值洼地。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线投资者近期明显加大了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市场情绪指标显示信心逐步修复

中国结算数据显示,8月新增投资者数量环比增长9.2%,终结了连续四个月的下滑趋势。融资融券余额在政策出台后一周内增加逾400亿元,风险偏好明显提升。更直观的是,各大券商APP的日活用户数普遍增长20%以上,沉睡账户正在陆续"苏醒"。

从政策底到市场底,从情绪冰点到信心重燃,中国资产这轮反弹并非无源之水。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资本市场正在书写新的叙事逻辑。当深夜的行情显示屏被红色点亮,这或许不仅仅是技术性反弹的开始,更可能是价值重估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