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芯片平台部成立,雷军:为未来十年做准备
在全球科技产业持续动荡的2023年,芯片短缺的阴影依然笼罩着消费电子行业。据IDC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市场已连续五个季度出货量下滑,而供应链人士透露,关键元器件供应不稳定导致多家厂商新品发布延期。在这个"得芯片者得天下"的时代,小米创始人雷军突然在微博宣布成立芯片平台部,配文"为未来十年做准备"立即冲上热搜,这背后究竟暗藏怎样的战略布局?
自研芯片成头部厂商突围关键
近年来,华为海思遭遇制裁后,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芯片领域始终受制于人。高通骁龙8系列芯片的溢价能力,让各大厂商的旗舰机型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OPPO在2022年终止哲库芯片业务的消息犹在耳边,小米却选择此时加码芯片研发,其战略意图值得玩味。业内人士指出,小米澎湃系列芯片经过6年技术积累,已在影像处理、电源管理等领域取得突破,新成立的芯片平台部或将整合松果电子原有团队,重点攻坚5G基带和AI运算芯片。
物联网生态呼唤自主芯片矩阵
在小米最新财报中,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占比已达28%,智能家居设备连接数突破5亿。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当前小米生态链中超过60%的设备仍采用第三方芯片方案。某供应链负责人透露,不同芯片平台导致的协议碎片化,正严重制约着跨设备协同体验。雷军此次将新部门命名为"芯片平台部"而非"手机芯片部",暗示着其布局已从智能手机扩展到全场景智能硬件。搭载自研芯片的智能音箱、路由器等产品或在2024年陆续面世。
人才争夺战背后的技术沉淀
据领英数据显示,过去半年小米芯片相关岗位招聘量激增300%,开出百万年薪挖角海思前工程师的消息不绝于耳。值得关注的是,小米同步在北京、上海、南京组建三大研发中心,与中芯国际、清华大学等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这种"产学研"深度绑定的模式,与当年华为海思的崛起路径惊人相似。半导体行业分析师指出,小米正在构建从芯片设计到封测的完整人才梯队,其南京基地毗邻台积电南京工厂的地理优势,或为未来芯片制造埋下伏笔。
当日晚间,小米集团股价应声上涨4.2%,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出了信任票。在造车业务投入超百亿的当下,雷军仍坚持加码芯片研发,这场豪赌或将重塑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权力格局。正如其在内部信中所言:"芯片是智能时代的基石,现在播下的种子,终将在下一个十年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