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回应一家三口遭同村村民杀害:要求严惩凶手

4182png

近年来,农村恶性刑事案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农村地区故意伤害致死案件同比上升12%,其中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恶性案件占比高达34%。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难以愈合的社会创伤。就在近日,某地发生"一家三口遭同村村民杀害"的惨案,受害者家属悲愤发声要求严惩凶手,再次将农村治安问题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血案背后的农村治理困境

这起灭门惨案发生在长期存在土地纠纷的村民之间。据知情人士透露,犯罪嫌疑人与受害者家庭因宅基地界限问题积怨多年,村委会曾多次调解未果。专家指出,当前农村基层调解组织普遍存在专业能力不足、调解效力有限等问题,许多矛盾纠纷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化解。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农村地区"小事不出村"的传统调解机制失灵,导致普通民事纠纷逐步升级为刑事犯罪。

受害者家属的泣血诉求

在案发现场,受害者年迈的母亲跪地痛哭的视频引发全网揪心。家属代表在采访中表示:"我们不要赔偿,只求法律还我们公道!"据了解,三名遇害者中包含一名正准备高考的17岁少女。法律专家分析,根据《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罪最高可判处死刑,但实践中需要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认罪悔罪等情节。家属的诉求反映了当前被害人亲属在司法程序中的普遍焦虑——他们既担心"以钱代刑"的司法妥协,更恐惧凶手得不到应有惩处。

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待完善

案发村庄距离镇派出所约15公里,民警接警后40分钟才抵达现场。这一细节暴露出农村警力配置的严重不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平均每万名常住人口仅配备3.2名警务人员,远低于城市6.8人的标准。与此同时,农村"雪亮工程"监控覆盖率仅为62%,存在大量治安盲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明指出,构建"网格化管理+智能安防+快速响应"的立体防控体系,是预防农村重大刑事案件的治本之策。

这起惨案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农村社会治理的多个短板。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从基层司法服务延伸到村民法治教育,每个环节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如何让广大农村既留住乡愁,又守住平安,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