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唱功太差引争议?这档综艺要让他们重新学习发声方法
近年来,偶像产业蓬勃发展,新生代爱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随着选秀节目和偶像团体的井喷式增长,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不少偶像歌手的现场唱功频频翻车,引发网友热议。从演唱会"车祸现场"到音乐节目修音争议,观众对偶像实力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档名为《声入人心》的综艺节目应运而生,它不靠流量博眼球,而是专注于让偶像们重新学习发声方法,提升专业素养。
偶像唱功短板暴露行业痛点
在快节奏的造星机制下,许多经纪公司更注重偶像的外形包装和商业价值,却忽视了最基础的音乐素养培养。一位资深音乐制作人透露,现在很多偶像出道前只接受过几个月的速成训练,声乐基础薄弱,导致现场表演时气息不稳、音准失控。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视听体验,也让偶像自身陷入"实力配不上人气"的舆论漩涡。
专业导师团重塑发声体系
《声入人心》节目组邀请了多位国家级声乐教授和知名音乐人组成导师团。他们将从最基础的呼吸控制开始,系统性地重建偶像们的发声方法。节目总导演表示:"我们不是要否定这些年轻人,而是希望通过科学训练,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声音潜力。"据悉,训练内容包括腹式呼吸练习、共鸣腔体开发、音域拓展等专业课程。
从"假唱风波"到真声挑战
节目中最具看点的环节是"无修音live挑战",参与者需要在没有后期处理的情况下完成整首歌曲的演唱。这个环节直接回应了近年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假唱风波"。一位参与节目的偶像坦言:"第一次听到自己未经修饰的声音时很震惊,原来平时依赖修音的程度这么深。"这种直面短板的勇气,赢得了不少观众的认可。
偶像与实力能否兼得
节目播出后,关于"偶像是否必须要有过硬唱功"的讨论再度升温。支持者认为,既然以歌手身份出道,专业能力就是基本要求;而反对者则主张,偶像的本质是提供情感价值,唱跳只是附加项。节目巧妙地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展示训练过程,让观众亲眼见证努力与进步的意义。
行业变革的先行者
《声入人心》的出现,或许预示着偶像产业正在从"流量至上"向"实力说话"转型。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和市场趋于理性,仅靠颜值和人设的偶像将越来越难立足。这档节目就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