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整顿爱豆唱功了!这档综艺要用音乐学院标准培训偶像
近年来,偶像产业井喷式发展,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但关于"爱豆唱功"的争议从未停歇。假唱、跑调、气息不稳等舞台翻车现场频频登上热搜,粉丝们一边控评"已经很努力了",一边暗自期待偶像能真正提升业务能力。当流量与实力严重失衡成为行业常态,一档名为《声量计划》的综艺突然杀出重围,打出"用中央音乐学院教材培训偶像"的旗号,瞬间点燃全网讨论——这次,娱乐圈的"唯流量论"终于要被专业标准撼动了吗?
音乐学院教授坐镇:音准节奏成基础考核
节目组邀请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组建"学术评审团",首期就让选手经历绝对音准测试、复杂节奏模唱等专业院校入学考试项目。某顶流男团主唱在无伴奏清唱环节连续三次跑调,教授当场指出"喉位过高导致声带闭合不全"的技术缺陷,这段毫无修饰的"处刑式点评"视频播放量破亿。制作人坦言:"我们准备了救护车,但没想到第一个崩溃的是观众——原来以前听的修音版本差距这么大。"
解剖级声乐课曝光:偶像集体遭遇降维打击
镜头直击训练营的"魔鬼课程表":每天6小时起步的腹式呼吸训练、意大利语元音咬字练习、声带边缘振动控制......某女团成员在练习"跳音训练"时当场破音,哭着说"比连续跳三天舞还累"。专业声乐老师展示的"偶像常见问题图鉴"更引发热议:用喉咙嘶吼代替胸腔共鸣、依赖电音特效掩盖音准缺陷、舞蹈动作导致气息紊乱等,每条都精准戳中行业痛点。
百万调音师失业?全开麦舞台引爆技术争议
节目组宣布公演全程禁用预录人声,采用交响乐团现场伴奏。首场演出中,某选手因紧张导致副歌部分突然失声,真实状况通过直播传遍全网。这种"残忍的真实"反而获得好评,网友调侃"终于看到比我家KTV还灾难的现场"。更有业内人士爆料,已有经纪公司紧急加购声乐课程,某知名调音师工作室业务量骤减30%,行业暗流涌动。
观众审美觉醒:专业主义能否重构偶像市场
节目衍生出"学术追星"新现象,粉丝们开始研究共鸣腔体、头声混声等专业术语,某选手的"咽音练习视频"成为B站音乐区热门教材。但质疑声同样存在:当唱跳偶像被放在美声歌手标准下考核,是否矫枉过正?制作人回应称:"不是要培养歌唱家,而是树立'合格线'——就像演员要背台词,歌手起码该唱准音符。"
这场专业主义对流量法则的突袭,正在改写娱乐圈的游戏规则。当节目里00后练习生完整演绎歌剧选段时,弹幕刷屏的"原来这才是vocal"或许预示着:观众苦修音久矣,实力终将回归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