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女生微创手术后突发缺氧昏迷 家属质疑医院操作不当致脑死亡
近年来,医疗安全问题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尤其是微创手术这类"低风险"操作中出现的意外事故,更让患者家属难以接受。00后女孩小张(化名)在某三甲医院接受微创手术后突发缺氧昏迷,经抢救后被诊断为脑死亡,家属质疑医院在麻醉和术中监护环节存在重大疏漏。这起事件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微创手术风险#话题阅读量已突破2亿,折射出公众对医疗安全的普遍焦虑。
微创手术并非零风险 麻醉管理尤为关键
涉事医院在术前告知中将手术风险描述为"极小",但医学专家指出,任何全麻手术都存在呼吸抑制、恶性高热等风险。据家属提供的病历显示,患者血氧饱和度在术后复苏期间曾骤降至60%以下,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麻醉科医师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麻醉相关并发症导致的严重不良事件约2000例,其中30%与氧合监测不及时有关。
监护设备报警未响应 急救流程遭质疑
病房监护仪记录显示,患者血氧下降时设备曾连续报警7次,但护士站无人处置。直到同病房患者呼叫,医护人员才赶到现场。医疗质量管理专家指出,按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术后复苏室必须实行1:1专人监护,且报警响应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家属提供的视频证据显示,当时护士站仅有1名值班人员同时在处理多台监护仪。
脑损伤抢救时间窗被延误
神经科会诊记录表明,从发现缺氧到实施气管插管间隔达12分钟,远超黄金抢救时间。MRI检查显示患者已出现广泛性脑皮质坏死。中国脑卒中协会发布的指南强调,脑缺氧超过4分钟即可造成不可逆损伤。家属质疑医院未配备便携式呼吸气囊等基础抢救设备,导致现场医护人员无法实施有效通气。
医疗纠纷鉴定陷僵局 责任认定存争议
当地医学会鉴定认为医院存在"监护不到位"的过错,但否认与脑死亡的直接因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手术知情同意书中"缺氧性脑病"风险项为空白。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未充分告知特殊风险可能导致医院承担更高比例责任。目前家属已向卫健委申请启动二次鉴定程序。
这起事件暴露出部分医疗机构在围手术期管理上的漏洞。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中,术后监护环节问题占比达21.3%。如何平衡手术效率与患者安全,成为摆在医疗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