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再提股市稳定,这是否意味着新一轮牛市即将启动?
近期A股市场持续震荡,上证指数在3000点附近反复拉锯,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据中登公司数据显示,7月新增投资者数量环比下降12%,融资余额连续三周回落。与此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罕见地在一个月内两次提及"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这种政策信号的密集释放,让市场开始猜测:这是否预示着新一轮牛市即将启动?
政策底信号明确,市场底还需等待
历史数据显示,2008年、2015年和2018年三轮市场调整中,政策底往往领先市场底1-3个月出现。此次国常会特别强调"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并首次将"活跃资本市场"与"提振投资者信心"并列提出。证监会随即出台降低交易经手费、优化IPO节奏等组合拳。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7月PMI仍处荣枯线下方,市场底的确认还需要经济数据的配合和企业盈利的实质性改善。
增量资金渠道正在拓宽
与以往不同,本轮政策工具箱中出现了更多中长期资金引入措施。社保基金宣布提高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保险资金投资股票比例限制有望进一步放开。更为关键的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扩大,预计每年可为市场带来千亿级增量资金。外资方面,尽管近期北向资金波动较大,但MSCI中国指数调整在即,被动资金配置需求仍然存在。这些活水能否持续流入,将成为市场能否突破的关键。
结构性机会大于全面牛市
从估值角度看,当前沪深300市盈率仅12倍,低于近五年均值。但不同行业分化明显,新能源板块估值仍处历史高位,而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则处于估值洼地。注册制全面落地后,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根本变化,齐涨共跌的全面牛市难现。更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政策利好驱动部分低估值板块估值修复,而真正具备业绩支撑的科技、消费龙头则有望走出独立行情。投资者需要更加注重个股选择,而非简单期待系统性上涨。
从历史经验看,政策底到市场底的传导需要时间,投资者既不宜过度悲观,也不应盲目追高。关注三季度经济数据改善情况、上市公司中报业绩以及后续可能出台的配套政策,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本轮行情的高度和持续性。在市场磨底阶段,保持适度仓位、均衡配置或是更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