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店员最崩溃的一天:老板临时检查,发现库存全对不上
近年来,新茶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品牌纷纷通过数字化管理、供应链优化来提升运营效率。然而,门店执行环节的漏洞却成为行业普遍痛点——据《2023中国现制茶饮行业白皮书》显示,67%的加盟商面临库存损耗率超标的困扰。就在上周,某知名品牌区域经理的突击检查视频冲上热搜:系统显示应有200杯的原料,实际库存竟少了1/3,而这样触目惊心的场景,正是古茗某加盟店真实上演的"黑色星期五"。
凌晨五点的订货单藏着猫腻
当区域督导推开后厨大门时,冰柜里本该存放20公斤芒果浆的容器空空如也。调取进销存系统后发现,店员连续三天将报废的隔夜茶底标记为"正常损耗",实际却私下转卖给周边奶茶摊贩。更令人震惊的是,值班表显示这些操作都发生在凌晨交接班时段——利用店长不在场的空档,涉事员工通过篡改电子秤校准数据,硬生生"抹平"了每日15%的原料缺口。
外卖爆单背后的系统漏洞
检查当日恰逢平台大促,门店接单量暴增300%。督导发现员工为赶单竟跳过系统扣库存流程,导致36杯杨枝甘露的原料消耗未被记录。深层调查更暴露管理缺陷:古茗的ERP系统未与外卖平台实时对接,高峰期时店员可手动关闭库存预警。就像被扎破的轮胎,这个漏洞让当日原料差异率飙升到28%,而总部后台显示的却是整齐的"100%库存匹配"绿色标识。
培训手册里没有的"潜规则"
在追问下,新员工透露了更隐蔽的操作:为应付总部每月盘点,老员工会教他们用"借货"名义从相邻门店调货充数。这种跨店拆借虽在系统内留有记录,但区域经理权限竟无法查看明细。就像多米诺骨牌,当检查日所有门店同时被查时,整个片区的库存数据瞬间崩塌,最终暴露出价值4.7万元的原料"蒸发"真相。
这场风暴最终以区域经理当场解雇店长收场,但暴露的问题远未结束。从篡改数据的时间选择到系统权限的设计缺陷,每一个环节都在叩问快速扩张的茶饮行业:当数字化遇上人性漏洞,究竟需要多少道防火墙才能守住那杯奶茶的真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