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老人被浪姐盯上!网友集体发声:请放过我们的长辈
近年来,综艺节目为了追求流量和话题度,不断突破年龄界限,从选秀偶像到中年姐姐,如今连60岁的银发群体都被纳入"猎艳"范围。《乘风破浪的姐姐》最新一季被曝正在接触多位退休年龄的素人阿姨,消息一出立即引发舆论哗然。当各大平台都在鼓吹"银发经济"时,这种对老年群体的过度消费,让无数网友愤怒发声:请放过我们的长辈!
娱乐至死时代的年龄剥削
在流量为王的娱乐产业中,制作方深谙"冲突即看点"的法则。让跳广场舞的阿姨与女团爱豆同台竞技,让退休教师挑战唱跳舞台,这些刻意制造的戏剧性冲突,本质上是对老年群体的隐性剥削。某卫视导演私下透露:"老年选手的排练花絮、代际矛盾都是预定热搜,他们要的不是才艺展示,而是可供消费的'反差萌'。"
被流量扭曲的银发价值
据统计,2023年短视频平台50岁以上创作者同比增长300%,但其中超六成内容被算法推向了"装嫩卖萌""出丑搞笑"的赛道。某63岁参演者家属控诉:"节目组要求母亲穿超短裙表演'少女感',导致她排练期间三次腰椎复发。"这种将长者物化为流量工具的做法,正在消解老年群体真正的社会价值。
代际审美霸权的暴力呈现
当节目组用"冻龄""逆生长"作为宣传噱头时,本质上是在用青年审美霸权否定自然衰老。老年学研究专家指出:"要求70岁老人保持女团状态,比要求年轻人长皱纹更荒谬。"某老年大学声乐老师坦言:"我们想展示的是岁月沉淀的优雅,不是被强行塞进打歌服的窘迫。"
被忽视的适老化娱乐需求
与其让长者勉强适应年轻化舞台,不如正视银发群体真正的文娱需求。日本《老奶奶偶像团体》平均年龄68岁,表演昭和年代曲目场场爆满;法国《银发合唱团》专攻古典音乐,巡演票提前半年售罄。这些成功案例证明:尊重年龄特性的创作,远比制造代际冲突更有生命力。
当某知名制片人放出"下一个顶流在养老院"的狂言时,我们更该思考: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今天,文娱产业是继续掠夺性开发老年流量,还是该建立真正的适老化内容体系?答案或许藏在网友那句朴素的呼吁里——请把安静祥和的晚年,还给我们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