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大暴雨致多地内涝,救援工作正在进行,市民如何自救?
近日,长沙遭遇持续强降雨,多地出现严重内涝,道路积水、车辆被淹、居民被困等险情频发。极端天气引发的城市内涝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提升城市排水能力、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成为热议话题。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灾害,市民掌握科学的自救方法至关重要,能够在危急时刻有效保护自身安全。
暴雨来袭时如何判断危险程度
当暴雨持续1小时以上且降雨量超过50毫米时,需高度警惕内涝风险。观察周边环境积水情况,若水位快速上涨至膝盖以上,或发现井盖被冲开、电线杆倾斜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向高处转移。特别注意夜间暴雨,能见度低更易发生危险,可通过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判断灾害等级。
居家防涝的应急准备措施
低楼层住户应提前用防水沙袋堵住门口,将贵重物品转移至高处,切断电源总闸。准备包含手电筒、救生哨、瓶装水等物资的应急包,手机保持满电状态。检查阳台地漏是否畅通,收好高空花盆等易坠物品。若水位持续上升至电源插座高度,需立即关闭燃气阀门,防止漏电和燃气泄漏。
车辆涉水遇险的正确处置方式
驾车时遇到积水路段应先判断水深,超过轮胎1/2高度时不可强行通过。若车辆熄火,应立即弃车撤离,切勿尝试重启发动机。被困车内时应使用安全锤击碎侧窗逃生(前挡风玻璃难以击破),解开车门电子锁后迅速爬至车顶等待救援。平时应在车内配备破窗器等应急工具。
户外避险的安全路线选择
避开广告牌、变压器等带电设施,远离施工围挡、脚手架等易倒塌构筑物。不要盲目涉水行走,应使用长棍探路防止跌入缺失井盖的下水道。选择地势较高的坚固建筑暂时躲避,避开地下通道、立交桥底等低洼区域。若被急流冲倒,应保持镇定,抓住固定物或采用仰漂姿势减少体力消耗。
特殊人群的针对性防护策略
老年人应提前将常用药品装入防水袋,行动不便者可联系社区登记求助信息。家长需看护好儿童,严禁在积水处玩耍,可使用救生衣等漂浮物。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应优先转移至医疗救助点,随身携带病历资料。社区工作人员需建立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台账,实施"一对一"帮扶机制。
目前长沙消防、武警等多支救援力量正在受灾区域开展抢险工作,市民可通过12345热线上报险情。专家建议关注"长沙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获取实时预警,社区应定期组织防灾演练,提升居民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城市内涝防治需要政府、社会和市民共同努力,构建多层次防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