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再发说明:针对近期争议的官方声明全文

1038png

在外卖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平台抽成、骑手权益、大数据杀熟等话题频频引发社会热议。近日,美团因佣金调整政策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社交媒体上"商家集体抗议"、"骑手罢工"等关键词持续发酵,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3亿次。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风波,美团官方紧急发布《针对近期争议的说明》,这份被业界视为"危机公关范本"的声明,究竟能否平息这场信任危机?

佣金结构调整背后的商业逻辑

声明中首次披露了新版佣金算法的技术细节:将原有固定比例拆分为"技术服务费+履约服务费",对3公里内订单降低抽成5%-10%,但远距离配送费率有所上浮。这种"分段计价"模式被内部称为"蜂鸟2.0系统",其核心矛盾在于:既要应对抖音外卖9.9元套餐的价格战,又要维持日均300万骑手的运力成本。有餐饮从业者算账发现,虽然短途订单让利明显,但夜间配送时段的服务费仍高达26%,这恰好解释了为何烧烤、夜宵类商户反应最为激烈。

智能调度系统引发的伦理争议

针对"骑手困在算法里"的质疑,声明展示了实时路径优化系统的三大升级:增加10分钟弹性时间、恶劣天气自动延长15%配送时长、强制休息提醒功能。但记者实测发现,当同时接5单时,系统仍会规划出"逆行路线"以节省98秒。更值得关注的是,声明中提到的"骑手信用分体系"引发新忧虑——准时率前10%的骑手可获得加价抢单权,这种"算法锦标赛"机制可能加剧内卷。北京大学数字劳工研究团队指出,这本质是将用工风险转嫁给个体劳动者。

数据透明化承诺的落地挑战

美团首次承诺开放"商家数据看板",允许商户查询周边3公里竞对的营销补贴力度。但实际操作中,关键数据如"千人千面"的流量分配规则、差评权重计算公式等仍属黑箱。有技术专家拆解APP安装包发现,用户账户中隐藏的"消费能力指数"会动态调节满减门槛,这与声明中"杜绝大数据杀熟"的表述形成微妙反差。值得注意的是,声明末尾用极小字号注明"部分功能将分批次上线",这种留有余地的表述方式,显示出平台在监管压力与商业利益间的谨慎平衡。

这场由一纸声明引发的全民讨论,暴露出平台经济转型期的深层矛盾。当上海市消保委要求美团"限期15天提交完整算法逻辑"时,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互联网平台从"技术黑箱"走向"算法共治"的历史转折点。正如某位商户在声明评论区留下的发问:"当系统同时计算着效率、利润与人性,究竟哪个参数的权重应该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