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从中国进口额翻倍,贸易合作再上新台阶

8217png

近年来,全球贸易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供应链重构成为各国经济战略的核心议题。作为南美第二大经济体,阿根廷正面临外汇储备紧张、工业供应链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制造的性价比优势和完备的产业链,正成为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破解发展困境的"金钥匙"。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阿根廷从中国进口额同比激增112%,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双边贸易纪录,更折射出全球南方国家寻求发展新路径的战略转向。

中国智造填补阿根廷产业空白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电子产品卖场,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扫地机器人成为抢手货。这背后是阿根廷本土制造业在高端电子产品领域的明显短板。据统计,中国对阿出口的机电产品占比已达43%,其中新能源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的进口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150%以上。阿根廷工业部长费尔南德斯坦言:"中国技术正在帮助我们跨越数字鸿沟,那些过去需要从欧美高价进口的自动化设备,现在有了更优的解决方案。"

农产品换工业品的双赢模式

在罗萨里奥港,满载大豆的货轮启程前往中国的同时,来自上海的集装箱正卸下光伏组件。这种"以农换工"的贸易模式正在重塑两国经贸关系。2023年阿根廷对华大豆出口增长28%,而作为交换,中国向其输出了价值12亿美元的新能源设备。经济学家马蒂亚斯分析指出:"这种资源互补性贸易使阿根廷获得了急需的工业品,而中国确保了粮食安全,这种模式比单纯货币结算更具可持续性。"

人民币结算破解美元困局

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央银行最新公告显示,中阿双边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35%。在阿根廷外汇储备吃紧的背景下,这种本币结算机制犹如及时雨。阿根廷经济部官员透露:"通过人民币结算,我们节省了约6亿美元的外汇支出,这些资金被用于关键药品和能源进口。"目前已有超过200家阿根廷企业开通人民币账户,中国银行布宜诺斯艾利斯分行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量同比暴涨400%。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超市货架到北部高原的光伏电站,中国制造的身影正在改变这个南美国家的经济生态。随着阿根廷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两国在锂矿开发、航天科技等领域的合作蓝图正在徐徐展开。这场跨越太平洋的产业共振,或许将为全球南南合作树立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