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人民海军周年发展纪实

7279png

在当今全球海洋权益争端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关键。从南海岛礁建设到亚丁湾护航,人民海军正以崭新姿态走向深蓝。今年正值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让我们回顾这支海上力量如何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从舢板小艇到航母编队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时,仅有几艘缴获的旧军舰和改装渔船。76年后的今天,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艘航母相继入列,055型万吨大驱批量服役,新型核潜艇、两栖攻击舰等主战装备形成体系作战能力。这一跨越式发展背后,是几代海军官兵的艰苦奋斗和国防科技工作者的自主创新。

从近岸防御到远海护卫

人民海军的战略任务已从单纯的"看家护院"转变为"走向深蓝"。2008年首次派出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开启了中国海军常态化远海部署的新纪元。十余年间,40余批护航编队为7000多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护航,在也门撤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行动中展现大国担当,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主力舰艇仍以引进的俄制现代级驱逐舰为代表。进入21世纪后,国产052D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等新型舰艇如"下饺子"般密集服役。特别是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装备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军工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和完整工业体系的支撑。

从单一兵种到体系作战

现代海战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人民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陆战队和岸防部队五大兵种组成的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近年来,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部队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海军陆战队实现全域作战转型,各兵种联合作战水平显著提升,构建起立体化海上作战体系。

从封闭训练到开放交流

随着国力增强,人民海军积极参与国际海上安全合作。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常态化举行,"和谐使命"医疗船多次赴海外提供人道医疗服务,多国海军活动增进互信合作。2019年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中,32国海军代表团齐聚青岛,共同谱写海洋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76年风雨兼程,人民海军正以崭新姿态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奋勇前进。从黄水到蓝水,从近海到远洋,这支海上钢铁长城将继续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