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副总裁回应严浩翔争议:年龄不是衡量导师的唯一标准

683png

近年来,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在国内掀起热潮,节目导师的选拔标准却频频引发争议。从流量明星到资深艺人,从专业能力到综艺感,观众对导师的期待似乎越来越高。而最近爱奇艺《少年说唱企划》中严浩翔的导师身份,更是将"年龄与资历是否匹配"的讨论推向高潮。面对质疑,爱奇艺副总裁冷静回应:"年龄不是衡量导师的唯一标准。"这一表态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也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导师选拔的真正意义。

导师年轻化已成行业新趋势

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娱乐消费主力,导师阵容年轻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严浩翔作为00后偶像,虽然在传统认知中资历尚浅,但其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数据显示,他参与的节目片段在社交平台播放量屡创新高,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这种"同龄人指导同龄人"的模式,反而让选手更容易产生共鸣。从市场反馈来看,年轻导师往往能带来更鲜活的观点和更贴近当下审美的指导方式。

专业能力与市场价值的双重考量

在选拔导师时,制作方需要平衡专业素养与商业价值的关系。严浩翔虽非传统意义上的资深音乐人,但其在偶像工业体系中经受的系统训练,使其对舞台表现、粉丝互动等环节有着独特见解。爱奇艺副总裁特别强调:"我们更看重导师能否为选手提供切实帮助,而非单纯看重资历。"这种务实态度反映了行业正在从"唯资历论"向"实效导向"转变。值得注意的是,节目播出后,严浩翔指导的选手在观众投票中表现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新标准的可行性。

打破年龄偏见需要行业共识

导师年轻化引发的争议,本质上反映了行业转型期的认知冲突。一方面,资深前辈的经验确实宝贵;另一方面,新生代从业者带来的创新思维同样不可或缺。爱奇艺的这次尝试,为建立更包容的导师评价体系提供了样本。关键在于,无论是制作方还是观众,都需要以开放心态看待不同年龄段导师的优势互补。正如副总裁所言:"重点不在于年龄数字,而在于能否与选手共同成长。"这种理念或许能为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少年说唱企划》的案例可以看出,娱乐行业正在经历评价体系的重构。当90后、00后逐渐成为内容创作的主力军,导师标准的多元化将成为必然。这场关于年龄与资历的讨论,最终指向的是整个行业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观众需求。或许在不远的将来,"破圈"与"融合"会成为导师选拔更重要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