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员工猝死 公司内部邮件流出引争议

9991png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背后,隐藏着无数从业者的健康危机。"996"工作制、高强度加班、职场内卷等问题频频引发社会热议。就在近日,猿辅导一名员工猝死的消息再次将在线教育行业推上风口浪尖,而随后流出的公司内部邮件更是让舆论哗然。这场悲剧不仅折射出教育行业的内卷现状,更引发了人们对互联网企业员工权益保障的深度思考。

猝死事件引爆舆论场

据多方消息证实,猿辅导某部门员工在连续加班后突发疾病离世。事件发生后,一份疑似公司内部邮件在社交平台流传,邮件中"建议员工注意身体健康"的表述被指避重就轻,引发网友强烈不满。更令人震惊的是,有知情人士透露,该员工生前曾多次在社交平台吐槽加班文化,但相关动态在事件发酵后被批量删除。这一系列操作让公众质疑企业是否在刻意淡化事件影响。

内部邮件暴露管理漏洞

流出的邮件内容显示,公司仅以"提醒注意健康"的方式回应悲剧,既未提及具体善后措施,也未反思工作制度问题。这种处理方式暴露出部分互联网企业在员工关怀体系上的严重缺失。值得注意的是,邮件中反复强调"业务正常运转",这种将企业利益置于员工生命之上的表述,恰恰印证了当前互联网行业"人效至上"的管理弊端。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此类事件往往与KPI高压、隐形加班等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在线教育行业加班成常态

在"双减"政策影响下,在线教育机构普遍面临转型压力。为抢占有限的市场份额,各大平台纷纷推行"狼性文化"。有离职员工透露,猿辅导等头部企业普遍存在"自愿加班"的潜规则,下班后开复盘会、周末赶课件已成行业常态。更值得警惕的是,企业通过将加班美化为"奋斗精神",让员工在无形中接受了这种畸形的工作模式。这种行业生态下,猝死事件似乎成为了必然的悲剧。

年轻职场人的健康困境

这起事件中,逝者年仅28岁的年龄格外刺痛公众神经。在社交平台上,#90后不敢体检#、#职场过劳现象#等话题持续升温。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高达55万,其中18-39岁青年占比近半。一面是房贷、育儿等生活压力,一面是企业的业绩高压,年轻职场人正陷入健康与生存的两难抉择。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长期处于"战或逃"应激状态的身心状态,正是猝死的重要诱因。

企业社会责任再审视

事件发酵后,多家互联网公司被曝出存在类似问题,引发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讨论。法律界人士强调,企业不能将《劳动法》视为摆设,更不应将员工健康成本转嫁给社会。值得关注的是,在欧美科技企业普遍推行弹性工作制的今天,中国互联网公司仍在沿用人海战术的发展模式。这场悲剧或许能成为行业反思的契机,推动企业建立更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真正将员工福祉纳入发展考量。

当一个个年轻生命接连倒下,我们不能再以"个别现象"轻描淡写。从完善劳动监察到改变绩效考核,从建立健康预警到普及心理辅导,保护劳动者权益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毕竟,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应以牺牲从业者的生命健康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