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辅导员工猝死在公司 官方回应引发网友热议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伴随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996"、"大小周"等加班文化屡见不鲜。据《2023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显示,83.7%的互联网从业者存在常态化加班现象,其中近三成每周加班超过20小时。在这种背景下,一则"猿辅导员工猝死在公司"的消息迅速引爆网络,不仅揭开了在线教育行业光鲜外表下的残酷生存现状,更引发了公众对互联网企业员工健康权益保障的深度思考。
猝死事件引爆舆论场
11月15日凌晨,猿辅导北京总部一名28岁课程顾问被发现在工位上猝死。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员工生前连续加班近一个月,经常工作到凌晨。事件曝光后,#猿辅导员工猝死#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突破3.8亿。更令人震惊的是,公司内部邮件显示管理层要求"不影响双十一课程促销",这种冷漠态度彻底点燃了网友怒火。多位认证为猿辅导前员工的网友爆料,公司存在变相强制加班、克扣加班费等违规行为。
官方回应被指避重就轻
猿辅导在事发48小时后发布的声明中,仅表示"深切哀悼"并承诺配合调查,却对加班制度、劳动强度等核心问题只字未提。这份不足200字的回应被网友截图疯传,评论区最高赞回复写道:"用最官方的语言说最冰冷的话"。有法律专家指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应视同工伤,企业必须承担相应责任。而公司声明的模糊处理,被舆论解读为试图规避法律责任的危机公关。
在线教育行业加班成潜规则
深挖事件背后,整个在线教育行业都笼罩在"续报率魔咒"中。多位从业者透露,课程顾问的薪资构成中绩效占比常超60%,迫使他们不得不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换取业绩。某头部机构内部文件显示,寒暑假等促销期要求员工"24小时待命",日均工作14小时成为常态。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企业通过将加班包装成"奋斗者文化",用股权激励等手段美化超时劳动,这种系统性压榨正在摧毁年轻从业者的健康防线。
猝死事件折射劳动保障缺失
这起悲剧暴露出新经济形态下的监管盲区。虽然《劳动法》明确规定每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但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自愿加班"、"弹性工作制"等名义规避监管。劳动监察部门数据显示,2022年互联网行业劳动争议案件中,超时加班占比达41.3%,但实际处罚案例不足5%。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指出,平台经济下的新型用工关系,使得传统劳动监察手段难以有效覆盖,亟需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特征的劳动权益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