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被困自救指南: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个方法

4647png

近年来,随着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冷库使用场景日益增多,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频频引发社会关注。据统计,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多起冷库作业人员被困事故,低温、密闭、缺氧的环境让被困者面临生命危险。就在上月,某地一名冷库维修工因门锁故障被困零下20℃环境长达6小时,最终因失温导致器官衰竭。这类事件不仅暴露了行业安全管理漏洞,更突显了冷库自救知识普及的紧迫性。

保持冷静判断环境状况

当发现自己被困冷库时,首要任务是立即停止剧烈活动。低温环境下过度运动会加速体温流失,同时增加耗氧量。正确的做法是找一个相对避风的角落,用随身衣物或库内保温材料包裹身体关键部位。仔细观察冷库内部结构,寻找可能的通风口、管道缝隙或报警装置。现代冷库通常配备温度监控系统,可以尝试在控制面板附近寻找紧急呼叫按钮。若手机有信号,应立即拨打求救电话,准确说明所在冷库的具体位置和温区信息。

合理利用现场资源保暖

专业冷库中常备的塑料薄膜、泡沫箱、纸板等包装材料都是绝佳的临时保温工具。将多层塑料薄膜缠绕在躯干部位能有效阻隔冷空气对流,泡沫箱拆解后可作为临时坐垫防止地面导热。若发现库内存放的食品,冷冻肉类产品反而可以当作"热源"——将其紧贴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利用产品本身的低温特性减缓体温下降速度。切记不要直接接触金属表面,金属的导热系数是空气的数百倍,会加速热量流失。

制造持续有效的求救信号

冷库的密闭结构会阻隔声音传播,常规呼救往往效果有限。可利用硬物规律敲击制冷管道或金属货架,金属传导声波的距离是空气的5倍以上。每隔15分钟制造3次连续敲击,这是国际通用的SOS节奏。如果库内有照明设备,可用身体遮挡制造规律的光线闪烁。夜间可寻找叉车充电器等带电设备,用导线短路制造火花(注意保持安全距离)。这些方法都能显著提高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概率,特别是在嘈杂的物流园区环境中。

掌握这些自救技巧的同时,更要认识到预防才是关键。进入冷库前务必检查门锁状况,随身携带保温毯等应急物品,并确保至少一名同事知晓您的作业位置。冷链企业也应定期检修库门安全装置,在低温区域增设紧急呼叫系统,从源头上杜绝被困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