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过度防晒或致骨质疏松 女子翻身骨折敲警钟

169png

近年来,防晒已成为都市女性的"必修课",从SPF50+的防晒霜到遮阳伞、防晒衣的全副武装,防晒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在全民防晒的热潮背后,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正在悄然浮现——过度防晒导致的维生素D缺乏,正成为威胁骨骼健康的隐形杀手。近日,一则"女子因长期过度防晒导致骨质疏松,翻身时意外骨折"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为盲目追求"美白"的现代人敲响了健康警钟。

防晒过度与维生素D缺乏的恶性循环

皮肤科专家指出,人体90%的维生素D需要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合成。当人们使用高倍数防晒霜、穿戴严密防晒装备时,紫外线被阻隔率可达99%以上。临床数据显示,长期严格防晒人群的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78%,而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营养素。这种防晒方式看似保护了皮肤,实则切断了人体获取"阳光维生素"的重要途径。

骨质疏松正在年轻化

传统观念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病,但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0-40岁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十年间增长了3倍。内分泌专家解释,现代年轻人户外活动减少、过度防晒、饮食不均衡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骨量峰值普遍低于前辈。案例中的患者仅35岁,骨密度却相当于60岁老人,这正是长期维生素D缺乏引发的"隐形骨流失"。

防晒与补维D如何平衡

皮肤科医生建议采用"分段防晒"策略:早晨9点前和下午4点后适当接受10-15分钟日光照射(避开强烈紫外线时段),此时段紫外线强度适中,既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又不会造成明显晒伤。对于必须严格防晒的特殊人群,则需通过强化维生素D制剂补充,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补充过量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骨骼健康的三重防护体系

骨科专家强调,预防骨质疏松需要建立"营养-运动-检测"三位一体防护网。除保证每日800-1000mg钙摄入外,每周至少进行3次负重运动(如快走、跳绳),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值得注意的是,单纯补钙而不补充维生素D,钙的吸收率不足15%,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按时补钙的人仍然出现骨质疏松。

防晒产品的正确打开方式

美容专家提醒,防晒不应走入极端。日常通勤选择SPF30左右的防晒产品即可满足需求,海边度假等强紫外线环境才需要使用高倍数防晒。物理防晒(遮阳帽、太阳镜等)与化学防晒应合理搭配,给皮肤留出适当的"呼吸空间"。同时要关注产品成分,避免含有干扰内分泌的化学防晒剂,选择兼具抗氧化功能的防晒产品更能实现皮肤健康的多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