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旅游业迎来转机?奥克兰市长呼吁对中国实施免签

9867png

近年来,全球旅游业在疫情冲击下遭受重创,新西兰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也未能幸免。随着国际旅行逐渐复苏,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吸引游客,但中国游客——这个曾经最大的国际旅游消费群体却迟迟未能回归。面对这一困境,奥克兰市长韦恩·布朗近日公开呼吁新西兰政府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这一提议立即引发业界热议。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这一政策能否成为新西兰旅游业的关键转机?

中国游客缺失留下的市场真空

疫情前,中国是新西兰第二大游客来源国,每年为新西兰带来超过50万人次游客和17亿纽币的消费。然而,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游客数量仅为疫情前的30%左右。这种断崖式下跌让新西兰旅游业者叫苦不迭,许多依赖中国市场的酒店、餐厅和旅游项目面临生存危机。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泰国等竞争对手国家已经率先对中国游客实施签证便利化措施,抢占了市场先机。业内人士担忧,如果新西兰不尽快采取行动,可能会永久失去这部分高价值客源。

免签政策的经济账与安全考量

奥克兰市长提出的免签建议并非没有依据。研究表明,签证便利化可以直接提升目的地国家30%-40%的游客量。以泰国为例,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后,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近60%。但反对声音认为,全面免签可能带来非法滞留等安全问题。对此,旅游业专家建议可以采取分步走的策略:先对符合条件的中国游客实行电子签或落地签,再逐步扩大免签范围。这种平衡的做法既考虑了经济效益,也兼顾了国家安全,或将成为新西兰政府考量的折中方案。

签证政策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

旅游签证政策从来都不只是经济问题。在中新关系面临考验的当下,签证政策调整被赋予了更多政治含义。支持者认为,对中国游客开放免签将释放友好信号,有助于改善双边关系;而反对者则担心这可能被视为对中国的"让步"。值得注意的是,新西兰的主要盟友澳大利亚已经在谨慎调整对中国游客的政策,这种区域性的政策协调可能会影响新西兰的最终决定。分析人士指出,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把握经济机遇,考验着新西兰政府的外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