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骚扰未成年女乘客细节曝光:竟问'是不是处女'

9345png

近年来,网约车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女性乘客的乘车安全备受关注。从深夜打车被骚扰到未成年女乘客遭遇言语猥亵,类似事件频频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最近,一则"司机骚扰未成年女乘客细节曝光:竟问'是不是处女'"的新闻再次刺痛公众神经,这不仅是对个人隐私的粗暴侵犯,更折射出平台监管的严重缺失。如何守护乘客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安全,已成为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

司机言语骚扰未成年乘客细节曝光

据媒体报道,一名未成年女乘客在乘坐网约车时,遭遇司机多次不当询问,包括"有没有男朋友"、"是不是处女"等涉及隐私的露骨问题。女孩全程感到极度不适,但因害怕未敢当场反抗。事后查看车内录音才发现,司机的骚扰行为早有预谋。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司机账号此前已被多次投诉,却仍能正常接单。这起事件暴露出平台审核机制形同虚设,让"问题司机"得以继续危害乘客安全。

未成年人乘车安全防护网漏洞百出

当前各平台虽设有"紧急联系人"、"行程分享"等功能,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几乎空白。法律专家指出,未成年人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更需要平台建立专属防护机制。现实却是,很多未成年用户使用成人账号叫车,平台无法识别其特殊身份。即便使用"青少年模式",也缺乏针对性的安全预警和快速响应措施,使得未成年人在遭遇骚扰时往往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录音录像功能为何难阻骚扰行为

虽然主流网约车平台都配备了录音录像功能,但本次事件证明,这些技术手段并未有效震慑不法行为。一方面,部分司机熟知设备盲区,会选择在监控死角实施骚扰;另一方面,很多乘客尤其是未成年人,并不清楚如何及时调取证据维权。更关键的是,平台对录音录像的日常抽查比例偏低,导致违规行为难以及时发现。如何让安全设备真正"活起来",而不是沦为摆设,值得平台深思。

性骚扰投诉处理机制遭质疑

涉事司机被曝出此前已有多次骚扰投诉记录,却仍能正常接单,这引发对平台投诉处理机制的强烈质疑。据了解,目前各平台对性骚扰投诉的调查周期长、取证难度大,往往以"证据不足"草草结案。受害乘客需要自行提供录音、录像等完整证据链,这种"受害者自证"的模式极大增加了维权难度。法律人士呼吁,平台应建立更完善的快速响应机制,对涉性骚扰投诉采取"零容忍"态度。

构建全链条防护体系迫在眉睫

从司机准入审核到行程中实时监控,再到事后追责机制,网约车安全防护需要全链条升级。具体而言,平台应加强司机背景审查,建立性骚扰"黑名单"共享机制;优化AI识别技术,对异常对话实时预警;简化未成年人报警流程,设立专门客服通道。只有将技术防控与制度约束相结合,才能真正织密防护网,让每个乘客尤其是未成年人可以安心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