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时节,过敏性鼻炎患者该如何应对?专家支招
随着春夏交替时节到来,各大医院耳鼻喉科门诊量激增,过敏性鼻炎患者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社交媒体上"打喷嚏打到怀疑人生"、"纸巾用量堪比双十一囤货"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折射出这个"会呼吸的痛"正在困扰着全国超过1亿的过敏人群。尤其在花粉浓度飙升的换季期,患者们普遍反映出现鼻痒、喷嚏、鼻塞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何科学应对成为亟待解决的健康难题。
认清过敏原才能精准防御
医学研究表明,春季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诱因是树木花粉,而夏季则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患者可通过正规医院的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锁定具体过敏原。北京协和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医师指出,不同地区致敏花粉存在差异,北方以杨树、柳树为主,南方则以梧桐、柏树多见,建议患者建立"过敏日记"记录症状发作时间与环境因素。
药物选择要遵循阶梯治疗原则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发布的指南强调,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应作为一线治疗,配合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血管收缩类滴鼻剂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否则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对于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3-5年的脱敏疗程实现长期缓解。
居家防护打造无敏空间
在花粉浓度较高的10:00-17:00时段,建议关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新风机要加装MERV13及以上等级的滤网。外出归来应立即更换衣物并冲洗鼻腔,英国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推荐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器每日清洁2次。卧室可配备防螨床品,保持室内湿度在40%-50%之间,既能抑制尘螨繁殖又可避免鼻腔干燥。
饮食调理增强黏膜抵抗力
日本耳鼻咽喉科学会的研究显示,Omega-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油)和维生素D可减轻鼻腔炎症反应。中医专家建议适量食用百合、银耳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症状加重。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花粉-食物交叉过敏现象,比如桦树花粉过敏者需慎食苹果、桃子等蔷薇科水果。
运动管理要把握时空维度
雷雨天气后1-2小时内花粉浓度会暂时降低,是户外运动的理想窗口期。运动医学专家推荐选择游泳等室内项目,既能避免花粉暴露又可改善鼻腔血液循环。晨练应避开5:00-10:00的花粉扩散高峰,运动时佩戴N95口罩可过滤95%以上的花粉颗粒,运动后及时清洁面部和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