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成都一家三口河边游玩时溺水 救援人员讲述施救经过

3313png

近年来,随着夏季高温持续,各地亲水活动热度攀升,但随之而来的溺水事故也频频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儿童占比高达56%。就在7月15日下午,成都郫都区清水河边发生一起令人揪心的意外——一家三口在浅滩游玩时不慎滑入深水区,危急时刻,多支救援队伍展开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营救。

河边嬉戏突遇险情 平静水面暗藏杀机

据目击者描述,事发当日下午4时许,这家人正在河滩浅水区玩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在踩水,母亲则在岸边拍照。谁也没注意到,看似平缓的河床突然出现断层式落差,父子俩瞬间被卷入2米多深的漩涡中。母亲情急之下跳入施救,却因不谙水性同样陷入险境。岸边游客拍摄的视频显示,三人仅在几十秒内就被湍流冲出十余米远,只剩头部在水面若隐若现。

多方力量火速集结 救援上演生死时速

接到报警后,当地消防、公安和水上救援队7分钟内抵达现场。参与救援的郫都区消防救援大队班长王勇回忆:"赶到时看到母亲正死死抱着孩子,父亲已经体力不支开始下沉。"救援人员立即分成两组,一组利用冲锋舟实施水面拦截,另一组潜水员携带救生装备潜入浑浊的河底。由于河道布满渔网和水草,给搜救带来极大困难,最终通过声呐定位才锁定溺水者位置。

黄金4分钟抢救奇迹 这些细节决定生死

将三人救上岸时,孩子已出现瞳孔散大症状。现场医护人员立即实施"黄金4分钟"急救:清理呼吸道、持续胸外按压、使用AED除颤。令人动容的是,意识模糊的母亲仍紧紧抓着孩子的衣角。参与急救的省医院急诊科医生李芳表示:"父亲因呛入大量泥沙导致呼吸衰竭,幸亏救援及时,再晚30秒就可能脑死亡。"目前三人均已脱离生命危险,但父亲仍需在ICU观察。

亲水安全再敲警钟 这些"隐形杀手"需警惕

事发后,水务部门勘测发现,该河段因近期采砂作业形成多个暗坑。成都市水上运动协会秘书长张强指出:"自然水域80%的溺水发生在看似安全的浅水区,暗流、水温差、水草缠绕是最常见诱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事发地虽设有警示牌,但被灌木遮挡。专家提醒,家长带孩子玩水时,除了准备救生装备,更要留意水位变化、避开排水口等危险区域。

全民急救技能普及 关键时刻能救命

这起事件中,现场游客第一时间抛投救生圈的行为为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红十字会培训中心主任周敏表示:"我国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不足1%,而发达国家达到30%。"目前成都已在重点水域配置"救命竿"、救生绳等应急设备,并计划在暑假期间开展200场防溺水培训。值得关注的是,新修订的《成都市公园管理条例》明确要求,亲水区域必须配备智能预警系统和专职救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