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爷摔断肋骨住进ICU不幸离世 家属要求养老院给说法

2297png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据民政部统计,2022年全国养老机构数量已突破4万家,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老人意外伤害事件频发。就在上周,78岁的朱大爷在某养老院不慎摔倒导致肋骨骨折,送医后因并发症不幸离世。这起悲剧再次将养老机构的安全责任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家属悲愤质问:"为什么交着高额费用,却连最基本的安全都保障不了?"

养老院安全防护措施形同虚设

记者调查发现,涉事养老院的走廊、卫生间等区域未安装防滑垫和扶手,监控存在多处盲区。朱大爷摔倒的浴室地面湿滑,但护理记录显示当天并未进行防滑处理。更令人震惊的是,值班护士在事发后20分钟才发现异常,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多位业内人士透露,部分养老机构为节省成本,在安全设施投入上严重缩水,甚至用普通地砖替代防滑建材。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埋下隐患

该养老院公示的护工与老人配比为1:8,远高于国家标准1:4。家属提供的视频显示,事发当天仅有2名护工照看28位失能老人。护理专家指出,超负荷工作会导致观察疏漏,而朱大爷患有骨质疏松症,本应列入重点看护名单。值得注意的是,该院护工月薪仅2800元,流动性极大,新员工岗前培训不足72小时就上岗,专业技能根本达不到照护高危老人的要求。

急救响应机制存在重大漏洞

医疗记录显示,养老院在朱大爷摔倒后,先联系家属而非直接呼叫120,延误救治近40分钟。更讽刺的是,该院宣传册上赫然印着"24小时医疗应急通道"的承诺。记者暗访发现,所谓"合作医院"实际距离超过10公里,所谓的"驻院医生"每周仅坐诊两天。这种虚假宣传在行业内并非个例,多地都出现过养老机构急救设备过期、药品储备不足的情况。

监管盲区让悲剧屡禁不止

涉事养老院去年刚通过民政部门年检,但检查记录显示"未发现安全隐患"。法律专家指出,现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对安全管理的罚则过于笼统,最高3万元罚款对违规机构不痛不痒。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养老院通过购买"责任险"来转嫁风险,反而降低了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朱大爷家属的代理律师透露,涉事机构近三年已发生4起老人摔伤事件,但均以"意外事故"为由私下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