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收储明显提速,各地拟回收闲置土地近宗

3956png

记者 辛圆

二季度以来,各地拟用专项债“收地”的步伐明显加快。

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0日,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数量接近3000宗,总面积超1.33亿平方米,总金额超3500亿元。其中,3月公示地块较2月增加超460宗,4月公示地块超过1—3月累计公示总量,总金额超1700亿元。

从不同地区来看,31个省市中有23个省市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情况,其中广东省公示拟收储总金额超650亿元,位居第一;河南、福建两省公示金额超300亿元。各城市中,郑州拟收储金额达173.5亿元,收储用地面积也超500万平方米,均居各城市首位,西安、惠州拟收储金额超100亿元。各城市中,一二线城市公示地块合计476宗,拟收储金额超910亿元,金额占比达25.6%。

2024年10月12日,国新办发布会提到,下一步支持房地产市场的财政政策主要有三,专项债用于土储、用好专项债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优化完善税收。

不到一个月后的11月7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明确提出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监管要求。

随后,自然资源部与财政部在今年3月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了资金使用主体、专项债审核流程、资金和收益平衡机制等具体安排,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引,避免债券资金空转、虚增财政收入的风险。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分析师杨业伟对界面新闻表示,土储专项债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有利于调节土地供需关系。二是有利于缓解房企和城投平台的流动性压力。三是有利于解决“专项债”缺项目问题,加快专项债发行速度。

杨业伟特别提到,近年来,专项债“缺项目”的矛盾逐步凸显,这导致专项债发行节奏较慢,资金利用效率低。随着土储专项债重启,专项债项目储备不足问题将会缓解,专项债发行节奏也有望加速。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认为,4月以来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券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明显提速,但实际发行专项债的规模仍较小,目前仅广东、湖南、福建、浙江、四川5个省份(均为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地区)实际发行,用于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专项债金额不足公示金额的五分之一,未来已公示项目的省份有望加速发行。

根据申万宏源的测算,考虑化债的挤出效应,2025年土储专项债规模或在5200亿-1.08万亿元。

申万宏源固定收益团队在研报中指出,从发行节奏来看,2017-2019年土储专项债发行节奏基本与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一致。2025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偏慢,预计二三季度随着各地“自审自发”细则落实与入库项目确定,相应专项债、土储专项债发行节奏会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