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记者暗访发现一口价黄金饰品价格陷阱重重

36png

近年来,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走高,黄金饰品市场也迎来了消费热潮。然而,在"一口价"黄金饰品大行其道的背后,却暗藏着诸多价格陷阱。记者暗访发现,不少商家打着"一口价"的幌子,通过虚高标价、克重模糊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让原本应该透明的黄金交易变得扑朔迷离。这一现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折射出整个黄金饰品行业的乱象。

一口价背后的克重猫腻

记者走访多家金店发现,大多数"一口价"黄金饰品都不标注具体克重,销售人员也往往避而不谈。当消费者询问克重时,得到的回答多是"工艺特殊"、"设计独特"等模糊说辞。实际上,这些饰品的实际金重往往远低于按金价计算的理论价值,有的甚至只有标价的三分之一。这种刻意模糊克重的做法,让消费者难以判断商品的真实价值。

工艺费成为涨价"遮羞布"

商家为高价辩护的常用理由是"工艺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普通工艺的黄金饰品,工艺费竟高达金价的数倍。更令人咋舌的是,同样的工艺在不同门店的价格差异可达30%-50%。有业内人士透露,所谓的"工艺费"其实已经成为商家随意加价的借口,消费者很难判断其合理性。这种乱象导致黄金饰品的实际价格严重偏离其材料价值。

促销套路暗藏玄机

节假日期间,各大金店纷纷推出"满减"、"打折"等促销活动。但记者发现,这些优惠往往建立在虚高原价的基础上。有消费者反映,打折后的价格甚至比平时还要高。更隐蔽的是,一些商家会在促销时更换标签,将原本按克计价的产品改为"一口价",让消费者无从比价。这种促销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看似优惠实则可能是更大的陷阱。

售后维权遭遇"踢皮球"

当消费者发现问题想要维权时,往往会遭遇各种推诿。商家常用的借口包括"一口价产品不退不换"、"工艺费不予退还"等。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管,消费者在维权时常常陷入被动。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商家在销售时故意不提供详细票据,导致消费者后期维权缺乏证据。这种售后服务的缺失,让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形同虚设。

黄金饰品作为重要的消费品和投资品,其价格透明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当前"一口价"黄金市场的种种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制定更明确的标准;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购买时务必了解清楚克重、工艺等关键信息。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让黄金消费市场回归理性与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