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高书记公开质疑:药房过度扩张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近年来,随着医药零售行业的快速扩张,街头巷尾的药店数量激增,甚至出现了一条街上多家药店"扎堆"的现象。这种看似繁荣的景象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药品同质化严重、价格虚高、执业药师挂证等问题屡见不鲜。普通消费者在享受购药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买药难、买药贵"的现实困境。近日,荣昌高书记公开质疑:"药房过度扩张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这一灵魂拷问,直指行业乱象核心,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药零售行业健康发展的深度思考。
药店密度远超需求 行业乱象丛生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药店数量已突破50万家,平均每2800人就拥有一家药店,这一密度远超发达国家水平。在部分城市的核心商圈,甚至出现"百米三药店"的奇观。这种非理性的扩张导致行业恶性竞争加剧,部分药店为抢占市场不惜采取违规手段。执业药师"挂证"现象普遍,一些药店虽然挂着执业药师证,实际坐诊的却是普通营业员;药品陈列混乱,处方药随意销售;更有甚者,通过医保卡套现等违法行为获取不当利益。这种无序扩张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资本驱动下的扩张暗藏利益链条
深入分析药店过度扩张现象,不难发现背后存在着复杂的资本运作和利益输送。一些连锁药店为追求上市估值,盲目扩张门店数量;部分单体药店则依靠与医院、医生的特殊关系获取处方资源。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地区存在药店与监管部门人员的利益勾连,通过权力寻租获取经营便利。高书记的质疑直指这一灰色地带,引发人们对行业监管漏洞的思考。当药店数量增长不是基于真实市场需求,而是源于资本逐利和权力变现时,最终买单的只能是普通消费者。
重构行业生态需要多方合力
要破解药店过度扩张困局,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协同发力。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科学的药店布局规划,避免资源浪费;完善执业药师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严厉打击医保骗保、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药店经营者则需要回归服务本质,从价格竞争转向专业服务竞争。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药,对违规行为积极举报。只有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良性互动,才能推动医药零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