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回应男子蹦极没系安全绳:系恶意造谣,已固定证据报警

421png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各类极限运动视频在网络上疯狂传播,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尝试。然而,在追求刺激的同时,安全问题却频频引发争议。近日,一则"男子蹦极没系安全绳"的视频在网络疯传,引发公众对景区安全管理的强烈质疑。该事件迅速登上热搜,反映出当前游客对旅游安全的高度关注,以及网络谣言对社会秩序的严重影响。

谣言视频引发公众安全焦虑

网传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在蹦极过程中似乎未系安全绳,画面惊险刺激。该视频迅速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点击量短时间内突破百万。许多网友表示"看得心惊肉跳",对景区安全管理提出严厉批评。事实上,这种未经核实的视频内容极易引发公众恐慌,破坏景区形象,也反映出当前网络信息传播存在的严重问题。

景区迅速回应澄清事实

涉事景区在事件发酵后第一时间发布声明,明确指出视频内容系恶意造谣。景区负责人表示,所有蹦极项目都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每位游客都必须经过专业设备检查和双重保险措施。现场监控视频显示,所谓"没系安全绳"的男子实际上全程都有专业保护,视频是通过特殊角度拍摄制造的假象。景区已完整保存当日监控录像和操作记录作为证据。

专业解析蹦极安全保障措施

专业蹦极教练介绍,正规蹦极场所都设有多重保护系统。首先是主绳,采用高强度弹性绳索;其次是备用绳,在主绳失效时自动启动;还有全身式安全带和辅助牵引绳。每次蹦极前,工作人员会对设备进行三次检查,游客也要签署安全协议。这些严格的安全规范确保了蹦极运动的事故率极低,网传"无保护蹦极"在正规场所根本不可能发生。

网络造谣者或将面临法律严惩

法律专家指出,此类恶意造谣视频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网络安全法》。景区已固定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造谣者可能面临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若造成严重后果还将承担刑事责任。近期已有多起因编造景区不实信息被处罚的案例,最高罚款达10万元。这提醒网民要理性看待网络信息,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如何辨别真假极限运动视频

专业人士建议,观看此类视频时要注意几个关键点:一看场地是否正规,二查操作是否规范,三观保护设备是否齐全。很多造假视频会刻意避开安全设备拍摄,或使用特殊角度制造视觉误差。消费者应选择有资质认证的景区体验项目,遇到可疑视频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避免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