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预防新药落地海南,专家:暴露前预防认知率仍待提高

1012png

7月25日,一年仅需给药两次的HIV暴露前预防药物来那帕韦(Lenacapavir)正式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Lenacapavir“零时差”落地乐城。乐城先行区供图

来那帕韦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衣壳抑制剂,适用于有感染HIV-1风险的成人和体重不小于35kg的青少年进行暴露前预防(PrEP),以降低通过性行为感染HIV-1的风险。

暴露前预防(PrEP)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在发生易感染HIV行为之前服用特定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为可能存在HIV感染风险的人群提供了一道“防护墙”。作为降低高风险人群HIV新发感染的有效手段,暴露前预防被《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 年版)》列为高风险人群的核心干预策略。

近日,针对HIV暴露前预防相关话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张福杰教授接受了澎湃新闻的采访。张福杰介绍,HIV仍是全球及中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暴露前预防作为重要的药物预防手段,已经成为全球主流的综合预防措施之一。

张福杰提到,目前我国暴露前预防的认知率和使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不少高风险人群依然面临信息获取不畅、服药隐私顾虑、社会偏见等现实阻力,即便已有药物可选,依然有很多人“知道但犹豫、想用但放弃”。作为一种革新性的长效预防药物,来那帕韦可以极大缓解这些现实焦虑,提高了用药便利性,高风险人群几乎不需要改变生活节奏,同时利于隐私保护。

我国去年新报告HIV感染者超10万例

当前,HIV仍是全球及中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HIV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一旦感染,目前尚无治愈办法,如果未及时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可能发展为艾滋病(AIDS)。随着我国综合防控策略的不断优化,HIV防控已经取得显著成绩。长期以来,HIV防控策略经历了从“行为干预”为主,到“行为+药物”结合的演进,暴露前预防作为重要的药物预防手段,已经成为全球主流的综合预防措施之一。

张福杰介绍,暴露前预防,指未感染HIV的人在发生易感染HIV行为之前服用特定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这就像在人体内提前设防,一旦出现HIV暴露,药物能直接拦截和控制病毒,阻止感染。

治疗是与病毒对抗的持久战,而预防是伏击战,阻击刚接触人体的病毒,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张福杰指出,目前医防融合是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核心原则,然而当前社会普遍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大家总认为HIV离自己很遥远而忽视预防。“实际上我国HIV新发感染防控仍面临挑战,且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我国2024年新报告感染者已达10.2万例,占全球新发感染的7.8%。一旦感染,患者将面临终身抗病毒治疗的身心负担。因此,以预防为主,通过科学防控避免感染才是终结艾滋病流行的根本之道。”

目前HIV疫苗的研发道路依然漫长,暴露前预防仍然是现阶段不可替代的防控支柱。作为降低高风险人群HIV新发感染的有效手段,暴露前预防被《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年版)》列为针对高风险人群的重要干预策略之一。《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也明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方针,提出降低新发感染、减少相关死亡、维持低流行水平的目标。然而现实中,由于每日服药的模式难以长期坚持,很多人用过但最终放弃,甚至知道但从未使用,这也让暴露前预防的普及面临挑战。

HIV防控迈入“一年两次”长效防护时代

相比目前获批的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来那帕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长效方案”——每年仅需给药两次,药物会在体内缓释维持高效的抗病毒浓度,形成长达半年以上的保护屏障。张福杰介绍,“这是因为来那帕韦能够直接与HIV衣壳蛋白质亚基结合,它像精准的“病毒拆弹专家”,阻断了病毒复制关键步骤,如阻止病毒组装和释放,从而实现预防HIV感染。”此外,作为创新的衣壳抑制剂,来那帕韦与其他现有药物不存在已知的交叉耐药性,这也就意味着当面对现有的一些耐药病毒株时,来那帕韦同样有效。

“我们需要厘清一个关键概念,来那帕韦是HIV长效预防药物,而非预防性疫苗。”张福杰表示,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问世,长效预防药物不会像疫苗那样激发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而是通过在人体内提前“放置”能够长时间维持特定浓度的药物,从而在之后的保护期内,阻止病毒的入侵,预防疾病。

张福杰表示,来那帕韦在多个临床研究中展示出超越以往的保护效力。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载的PURPOSE 1与PURPOSE 2两项全球三期临床研究,覆盖了不同性别与风险人群,研究结论一致显示,在“一年两针”方案下,超过99.9%的受试者HIV检测持续阴性。正因此,来那帕韦被《科学》杂志评选为“2024年度科学突破”之首。

对于高风险人群而言,来那帕韦避免了药物暴露引发的隐私风险,也避免因漏服或停服而导致预防失败。它尤其适用于担忧服药行为被家人、伴侣或同事发现,或因生活作息不稳定而难以坚持每日用药的人群,为其提供了一种长效且隐私保护性强的防护选择。

防控HIV需要多种预防手段配合

预防HIV感染的核心措施包括避免HIV感染高风险行为、及时采取医学干预等。从每日口服药物的普及到长效方案的引入,我国正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HIV防控网络。然而,张福杰提到,目前我国暴露前预防的认知率和使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不少高风险人群依然面临信息获取不畅、服药隐私顾虑、社会偏见等现实阻力,即便已有药物可选,依然有很多人“知道但犹豫、想用但放弃”。作为一种革新性的长效预防药物,来那帕韦可以极大缓解这些现实焦虑,提高了用药便利性,高风险人群几乎不需要改变生活节奏,同时利于隐私保护。

防控HIV绝非单靠一种药物就能实现,它需要多种预防手段配合。张福杰提醒,暴露前药物预防作为HIV综合预防策略的一部分,应同时结合更安全的性行为,包括使用安全套,以降低通过性行为而感染HIV的风险。来那帕韦作为高效的“生物盾牌”,能大幅降低感染HIV的风险,而安全套则是不可或缺的“物理屏障”,能同时预防HIV、梅毒、淋病等多种性传播感染,组合使用能获得更为全面的防护。

张福杰指出,日常生活中的多性伴性关系、无保护的性行为、共用针具/注射器等,都可能增加HIV感染风险。除了这些传统的行为学干预,创新的药物预防方式也提供了一种新的防艾选择。一般人群及高风险人群都应提高防艾意识,个体结合自身需求利用好创新药物,从而做到更全面、更科学、更自适的健康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