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暗访被拦车视频疯传 网友:干得漂亮!

6388png

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已成为常态。然而,一些地方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基层单位提前"踩点"、精心布置的"调研秀"屡见不鲜。这种"盆景式调研"不仅让群众深恶痛绝,也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近日,一段市委书记暗访被拦车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直呼"干得漂亮"。这起看似普通的拦车事件,却折射出当前基层治理中的诸多深层次问题。

市委书记"微服私访"遭遇拦车

视频显示,某市委书记轻车简从前往基层暗访,在进入一个工业园区时被保安拦下。保安严格执行园区管理规定,要求所有车辆必须登记才能进入。尽管随行人员表明身份,保安仍坚持原则不放行。最终市委书记对保安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赞赏,并按要求完成登记手续。这段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网友纷纷为保安的坚持原则点赞,称这是对形式主义最有力的回击。

基层形式主义顽疾何时休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前通知、层层陪同、精心准备"样板"成为常态。这种调研不仅看不到真实情况,听不到群众心声,反而给基层增添负担。市委书记暗访被拦车事件之所以引发热议,正是因为它打破了这种"调研秀"的惯例,展现了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新作风。网友的点赞,既是对保安坚持原则的肯定,更是对破除形式主义的期待。

领导干部调研需要更多"意外"

真正有价值的调研往往来自于"意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市委书记被拦车事件之所以获得好评,正是因为它展现了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调研新风。这种"突击检查"式的调研,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听到最真实的声音。领导干部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才能真正了解基层的痛点难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

基层治理需要更多"较真"精神

保安拦下市委书记的举动,看似小事,实则体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担当。在现实中,面对领导车辆,不少基层工作人员往往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不敢拦、不愿拦"的心态,恰恰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形式主义。基层治理需要更多这样"认理不认人"的较真精神,只有每个人都严守规章制度,不因身份地位而区别对待,才能真正构建起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市委书记暗访被拦车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共鸣,是因为它触碰到了人民群众最关切的公平正义问题。这起事件不仅是对形式主义的有力回击,更展现了新时期领导干部转变作风的决心。当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能够放下身段、深入基层,当越来越多的基层工作者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我们的社会治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