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紧急提醒:尽量减少或停止户外活动,市民需注意什么?
近日,全国多地遭遇极端天气侵袭,雾霾、沙尘暴等环境问题频发,空气质量指数频频爆表。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紧急提醒,建议市民尽量减少或停止户外活动。这一警示不仅反映了当前城市环境治理的严峻挑战,更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防护的广泛关注。面对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市民该如何科学应对?
户外活动风险需警惕
专家指出,在空气质量不佳的情况下进行户外活动,可能会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直接伤害。特别是老人、儿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建议市民密切关注空气质量指数(AQI),当AQI超过150时,应避免长时间户外停留。同时,户外工作者要特别注意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减少污染物吸入。
居家防护措施不可少
即便减少外出,室内空气质量同样值得关注。建议市民保持门窗关闭,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并定期更换滤网。同时,可以通过摆放绿植、使用加湿器等方式改善室内环境。特别要注意的是,在空气质量较差期间,应避免在室内吸烟、焚烧香烛等可能加重污染的行为。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安装新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的同时过滤外界污染物。
应急物资储备要提前
面对可能持续的恶劣天气,市民应做好必要的应急准备。建议家庭储备3-5天的饮用水和易储存食品,备好常用药品,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常备药物。同时要检查家中的应急照明、备用电源等设备是否可用。对于有婴幼儿、孕妇或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更要提前规划好应急就医方案,了解附近医院的急诊通道信息。
北京市相关部门表示,将持续监测空气质量变化,及时发布最新预警信息。市民可通过官方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获取实时空气质量数据和防护建议。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做好防护,共同应对环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