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突发通知:尽量减少或停止户外活动,这些人群需特别注意!
近日,北方多地遭遇极端天气侵袭,PM2.5指数持续爆表,能见度不足百米的雾霾天让"呼吸健康"再次成为全民热议话题。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同比增加15%,越来越多市民开始关注户外活动安全。就在今天上午,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突然发布紧急通知,建议市民尽量减少或停止户外活动,特定人群更需加强防护。这则通知迅速冲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呼吸道疾病患者面临严峻考验
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当前空气污染物浓度已达到危险级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构成直接威胁。朝阳医院呼吸科近日接诊量激增40%,其中多数为病情急性加重的老病号。医生建议这类人群必须减少外出,外出时务必佩戴N95级别防护口罩,家中应保持空气净化器常开。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反映普通医用口罩已无法有效过滤当前空气中的超细颗粒物。
户外工作者防护措施全面升级
针对快递员、环卫工人等必需户外作业人群,北京市已启动特殊天气劳动保护机制。多个物流企业开始为配送员配备专业防霾面罩,调整配送时间为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午间时段。西城区某环卫站站长表示,他们已将连续作业时间缩短至30分钟一班,并设置专门休息区供工人清洁面部和更换滤芯。劳动保障部门强调,用人单位若强制员工在极端天气下长时间户外作业,将面临最高5万元罚款。
学校调整课程安排保障学生健康
北京市教委紧急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暂停所有户外体育活动,部分空气质量指数超过300的区县已改为线上教学。海淀区某重点中学家长透露,学校不仅取消了课间操,还专门开设了室内体能训练课。更令人担忧的是,儿童医院数据显示,近一周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较往年同期增长65%。多位儿科专家联合建议,学龄前儿童应尽量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做好全面防护,返回室内后要立即清洗面部和鼻腔。
面对持续恶化的空气质量,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已启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全市1200余家重点排污企业实施错峰生产。气象专家预测,本轮污染过程可能还将持续3-5天,建议市民通过官方渠道及时获取最新空气质量预报和健康防护指引。在这个特殊时期,做好个人防护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