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借转基因谣言营销有机食品被约谈,专家揭露背后真相

6923png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转基因食品与有机食品的争议更是持续发酵。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天然、无添加"的有机食品支付高价。然而,一些商家却利用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盲区,散布不实信息制造恐慌,借此营销高价有机产品。近日,某网民因编造转基因谣言推广有机食品被监管部门约谈,再次引发社会对食品营销乱象的热议。

转基因谣言背后的营销套路

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诸如"转基因食品导致不孕不育"、"转基因玉米让老鼠长肿瘤"等耸人听闻的内容屡见不鲜。这些谣言往往配有极具冲击力的图片和视频,利用公众的科学知识欠缺制造恐慌。调查发现,超过60%的转基因恐慌内容最终都导向有机食品购买链接或线下店铺推广。某有机食品品牌代理商承认,他们培训销售人员时,会刻意强调"非转基因"概念,甚至暗示传统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监管部门重拳整治虚假宣传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开展"清朗·食品安全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谣言营销食品的行为。浙江某电商公司因发布"吃转基因食品三代绝育"等不实信息被处以20万元罚款;北京一自媒体运营者连续发布12条转基因危害视频,账号被永久封禁。法律专家指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电子商务法》,利用虚假信息贬低竞品属于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

专家解析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专家表示,我国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价,其安全性不低于传统食品。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转基因作物进口或种植,包括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数据显示,转基因抗虫水稻比常规水稻减少农药使用量80%,而营养成分检测显示两者无显著差异。专家强调,转基因技术与有机农业并非对立关系,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消费者如何辨别营销陷阱

面对市场上鱼龙混杂的食品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建议:查看产品是否具有绿色食品或有机产品认证标志;警惕使用绝对化用语如"100%安全""完全无害"的宣传;通过农业农村部官网查询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信息;遇到夸大宣传可拨打12315投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商家将"非转基因"标注在本来就不存在转基因品种的食品上,如食盐、矿泉水等,这种行为已涉嫌误导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