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餐厅用大象粪便做甜品被查封,顾客直呼恶心
近年来,餐饮行业为吸引眼球可谓花样百出,从"马桶餐厅"到"监狱主题",商家们不断挑战消费者的心理底线。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餐厅为博出位开始剑走偏锋,甚至不惜突破食品安全底线。近日,一家以"创意料理"为卖点的网红餐厅因使用大象粪便制作甜品被查封,现场顾客拍摄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网友直呼"恶心到吐"。
粪便甜品引爆网络争议
据当地市场监管部门通报,该餐厅主打"纯天然食材",其招牌甜品"丛林秘制布丁"宣称使用"非洲原始配方"。经调查发现,所谓秘方竟是用大象粪便作为原料之一。执法人员在后厨查获大量未经检疫的动物排泄物,这些"特殊原料"与食品原料混放,存在严重卫生隐患。现场顾客拍摄的视频显示,当服务员告知甜品成分时,有消费者当场呕吐,更多人愤怒要求退款。事件曝光后,#大象粪便甜品#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突破2亿。
猎奇营销背后的监管漏洞
涉事餐厅负责人辩称,大象粪便在东南亚某些地区确实被用作传统药材,且经过高温处理"绝对安全"。但食品专家指出,动物粪便可能携带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数十种病原体,常规烹饪难以完全灭活。更令人担忧的是,调查发现该店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神秘美食"营销时,刻意模糊食材信息,利用"猜猜这是什么"等话术诱导消费。这反映出当前对网红餐厅的广告审核存在明显盲区,部分商家正利用监管滞后性打擦边球。
食品安全红线不容挑战
本次事件中,最触目惊心的是后厨监控画面:工作人员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具直接徒手处理粪便,制作台面与厕所仅一墙之隔。市场监管总局已将其列为2023年食品安全典型案例,涉事餐厅被吊销执照并处罚款38万元。法律人士强调,根据《食品安全法》第34条,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最高可处货值金额30倍罚款,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目前已有12名消费者提起集体诉讼,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多地开展餐饮业"净网行动",重点整治以猎奇为噱头的违规经营行为。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紧急倡议,呼吁餐饮企业回归"美味与安全并重"的本质。这场荒诞的"粪便甜品"闹剧,不仅暴露了个别商家的无底线操作,更敲响了食品创新伦理的警钟——当创意变成猎奇,流量终将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