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谈职场肯定:为什么说职场肯定比能力更重要?

2830png

职场人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在996文化盛行的今天,职场人普遍陷入"能力陷阱":明明专业能力突出,却总在晋升时被忽视;熬夜做的方案被轻描淡写带过,同事随口一句建议却被领导大加赞赏。智联招聘最新调研显示,73%的职场人认为"被看见"比"有能力"更重要,这种认知背后,揭示了一个残酷的职场真相——肯定才是当代职场真正的硬通货。

情绪价值正在重构职场评价体系

当白鹿在访谈中提到"职场肯定优先论"时,她精准戳中了组织行为学的新趋势。哈佛商学院研究发现,获得正向反馈的员工,其绩效提升幅度是单纯能力培训的2.3倍。在AI替代压力加剧的当下,领导对员工说"这个思路很棒"产生的激励效果,往往超过KPI数字本身。这种情绪价值的交换,正在重塑职场金字塔的构建逻辑。

隐形能力:被肯定的艺术

资深HR总监李敏指出:"会要肯定的员工往往更懂组织语言。"这包括适时展示工作成果的呈现力、将个人贡献与团队目标挂钩的共情力、以及把批评转化为建设性对话的情商。某互联网大厂内部统计显示,晋升速度前20%的员工,平均每周主动寻求肯定反馈3.8次,这种"可见度管理"能力正在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

领导心理学中的马太效应

管理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实,领导对某员工的正面预期会使该员工表现提升47%。当白鹿强调"先被看见再被重用"时,她揭示的是职场资源分配的潜规则:获得初始肯定的员工会进入"表现更好→更多肯定→更多资源"的增强回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能力平平"的员工总能拿到关键项目——他们更早进入了这个正向循环。

从专业主义到关系智慧的进化

领英中国区总裁陆坚观察到:"Z世代职场人正在用'夸夸文化'解构传统职场秩序。"新一代不再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主动制造肯定触点:在周报中用数据可视化突出贡献,在会议中巧妙关联领导战略,甚至创造"求夸"的团队文化。这种从孤军奋战到协同共生的转变,标志着职场成功公式的根本性变革。